第206部分 (第2/4页)

大人教诲言之铭记在心,不过我张既认定的事还从未更改过,不管前路多艰,即使是万丈悬崖我也要坚定的走下去!”张既正言道。

贾诩见他决心已定遂道:“不管怎么样我杨秋都支持你,有什么困难尽管来找我!”

张既坚毅的目光望着贾诩,二人的眼神里分明是信任与鼓励。

张既带着杨秋开始走访卷宗上所称的几个县,首先他们一行来到武威县,武威乃是凉州的中心县,凉州第一大县,治下人口在10人左右,县令的级别也是正六品,比别的县要高出一级,张既和黄通此次来访没有大张旗鼓的进行而是采取微服私访的方式,先深入民间,走街窜巷的行进、打探着。。。。。。。。。。。

这武威县城城楼高大,卫士林立,城防坚固,人群络绎不绝,往来客商不断,看样子这县城很红火,张既和黄通进了县城看到的是林林总总的店铺,生意相当的红火,来来往往的人群,叫喊声、吆喝声、各种牲畜的叫声汇成一片好不热闹。

张既看到这些给他的直觉就是这个县的经济贸易很活跃,人口也很兴旺,张既和杨秋进了一家酒店,落座而定,要了一些酒菜,就在酒店等了起来,却见这酒店里高堂满座,都是客人,大家在一起喝酒吃肉,大谈特谈。议论开来。。。。。。。。。。。。

“诶?你听说了没有啊!凉州官场地震了!”店里一个喝酒的汉子谓众人道。

“什么个情况?”大家好奇的问道。

桌上很快有人接音道:“听说新来的郡守要大搞整顿,在人事上更是大刀阔斧啊!要动凉州治下的县令了!”

“哎!不知道咱们武威的陶大人能否躲过这一劫啊!希望不要动他啊!”酒桌上另一人道。

这时另一人道:“陶大人肯定要动的!而且是必须的,所有的县令都要动的,一个不留。听说前些天通过招考招募了12个县令的人选即将赴任了,这些人就是来接班的!陶大人肯定要动的!”

“听说从4000余人里选拨出了新县令,真是不容易啊!选出的人都是些精英人士应该不会差的!”酒桌上又有人发言道。

这时另一人接过茬儿来道:“都是些夹书本的,没有什么真才实学只会做文章的穷酸秀才,能有什么能耐,我就不信他能如的上陶大人的一半我就佩服!”

“是啊!像陶大人这般鞠躬尽瘁、兢兢业业、克己奉公、爱民日子、慧眼识浊、能力过人、政绩突出的官员普天下能有几人?”酒桌上另一人激动道。

这时又有人发言道:“陶大人虽是一介县令,其功绩可昭日月,他为人公正刚直不阿,秉公执法与民秋毫无犯,真是个大清官啊!”

“是啊!陶大人在武威深的民心。大家都舍不得他走啊!这样的父母官打着灯笼也难找啊!”又有人接了话题道。

其中的一人道:“也不知新来的郡守是怎么想的要换血你也得分情况啊!也要见缝插针,这样一心为民的官怎么能换掉呢?”

大家在饭店你一言我一语争辩开来,张既和杨秋在一旁听着,心中真是五味俱杂,如坐针毡一般。。。。。。。。。。。。。

张既和杨秋二人在客店了要了些酒肉随便吃了起来。一边吃着一边闻听着这里人的高谈阔论,对于张既来讲这都是“第一手资料”。

二人出了客店,再次来到街上,看见路边的小商小贩们叫卖着东西,好像摆出了很多东西,货物堆的满街都是,而且看来价钱也十分的便宜。来买的人也是多了去了,却听叫卖的小贩谓顾客道:“快来买呀,全部都处理了,绝对的赔本买卖,清仓了!”

“这么便宜,近期是真么了为什么东西这么便宜啊。简直不敢相信,到底怎么回事啊?”一买东西之人问道。

却见那卖家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