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 (第4/5页)
的匪众彻底绝望,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和寨外同伙相同的做法,飞快地扔掉手中的兵器,跪在地上扮足老实可怜之状乞降。
荡平山寨之后,李靖当众宣布立即兑现前诺,由殷破败主持,依照各自在此战中的功劳,将山寨中匪寇多年聚敛的财富全部分发下去,自己一文不取。此言一出,“孽”字营上下齐声欢呼。
在前面聚义厅里兴高采烈地小秤分金大秤分银之时,李靖却在后面单独提审了在战场上生擒的罗咸平。据李靖观察,凭罗咸平的禀赋,总有法诀也绝无可能练成那吞焰吐火的异术,若非有高人提点帮助,便是遇到什么天材地宝。不过他既然混到了落草为寇的地步,想来高人什么的不大可能存在,还是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寻常黄白之物李靖不放在眼中,但有助于修行的东西,他是怎都不会错过的。
常言道“三木之下,何求不得”,何况李靖的手段远不止三木之刑,他甚至未曾真个动手,只将前世道听途说的“满清十大酷刑”之类略略提了几样,罗咸平登时骇得魂不附体,老老实实地将一切交代清楚。
原来在九雁山的后山有一处洞穴,洞内有一穴*眼直通地心火肺,每至正午之时,便有地火从中喷出。如此也不知经历了几千几万年,那地火精华在洞穴之内日积月累,竟形成了一泓火中奇珍的“地火元髓”。罗咸平原本修炼“御火术”不成,后来有幸发现此处,借助了“地火元髓”之助,才算小有所成。
听到“地火元髓”,李靖这一喜非同小可,经过一年苦修,他已成功地在八脉所有窍穴中都凝成一颗真元种子,但要将真元种子培育壮大,使窍穴化为真元泉眼,却还遥遥无期。若是得到这“地火元髓”又不相同,他的“八相玄通妙法”中自有秘术将其返本还元,分解为修炼火属真元所需的“紫阳真火罡炁”。若是“地火元髓”的数量足够多,他甚至可以在短时间内在火属任脉之内达到真元化河的境界。
第三十二章事了拂衣去,寻道问长生
一鼓荡平九雁山后,李靖下令就在山寨修整数日,稍后再班师还朝。此时山桑县令赵襄已经收到捷报,大喜之下领着县里的头面人物,携了大量美酒牛羊前来犒军。眼见得有酒有肉,囊中又揣着刚刚分到手的大笔金银,“孽”字营上下自然没有不愿意的,全都遵守李靖将令,老老实实地在山上纳福。
安排好诸事,李靖独自到了九雁山的后山,依照罗咸平的描述找到那洞穴。此时正当午时三刻,恰是地火喷涌之时,距离洞口尚远,便感到一阵灼热的气浪扑面。他先在洞外等候,等过了午时地火退却,洞内热气渐渐消散,才举步往洞内走去。为防罗咸平在供词之中暗藏什么把戏,李靖取出子午双钺分持于双手凝神戒备。
这洞穴曲曲折折地倾斜延伸向地下,因为地火的原因,洞内很是干燥。李靖沿着甬道拐了两个弯子,洞外的光线已不能照射进来,眼前一片漆黑。他将双钺交到单手,心中默念法诀,右手食中二指骈伸如剑望空一指,一个拳头大小的紫红色火球凭空出现,悬浮在他身前三尺外的虚空之中。李靖提双钺再往洞穴深处走去,那照亮数丈远近的火球便随着他的移动在前方向洞内飘去。
走了约有小半个时辰,前面陡地开阔起来,现出一个方圆三四十步,高有七八丈的巨大石室。这石室的地面长年被地火岩浆熔炼,平整光滑如同琉璃,正中处有一个直径三尺的圆形凹坑,坑穴中积有一泓色呈金红、散发着阵阵炽热气息的浆液。在浆液的正中,又凸起了一座具体而微、高仅二尺的圆锥形小火山。山顶上有一个拳头大小的火山口,洞口隐隐现出红光。
“果然是‘地火元髓’,而且数量竟如此之多!”李靖大喜,紧走几步走到近前仔细观察,再次确认自己并未看错,又在石室内四处巡视一周,确认并无可疑之处。而后走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