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部分 (第3/5页)

***********************

第九十七章

在特遣队回到要塞几天后,便接到南方传来的消息,普罗西亚和西哈克在布鲁签订和约,至此已经可以确定战争结束了。

条约内容中,西哈克人归还所占领的全部领土,但是以高额租金借用一些土地,并且每年以高于普罗西亚市价两成的价格采购两万吨粮食,货款以矿产折抵。

谈判刚开始时,普罗西亚代表对以粮食交易矿产之事非常赞成。认为这可以消化本国多余的生产,还有利于锻造业的发展,更可以改善两国关系,对长久的和平安定有极大帮助。

但对于租地之议,他们便严辞拒绝,认为国土不可以轻易委托于他人。

「西哈克在道义上必须保护曾和我军合作的人,但我国没有适合的地方收容,所以不得不租用十二郡的土地三十年,以安置这些担心受到迫害的民众。。」对方提出理由。

「岂有此理,他们本来就是我国人民,何须你们保护!即使战争时跟你们合作,也是为求生存,那是迫不得已的,战后决不会有人因此而受到惩罚迫害。」

但西哈克代表接下来的质问却让三名谈判使者哑口无言,「玻理斯屠杀的生还者会相信吗?其它跟我军合作过的人会相信吗?」

事关重大,驳不倒对方却又没人敢负起这个责任,普罗西亚方只好暂停协商,派人回王都请示后才继续进行议和。

在议和中断三次,双方往返请示后,最后土地缩减为八郡,时间缩短为二十年,而租金反而提高两成,这才达成协议。

而且还附加不可在租地修筑城墙,不许驻军,限制西哈克人进入租地的数量等种种细则。

在南方战区统军的两位大将接到消息时各有不同反应。

奥克斯将军看完条约内容后叹息,「这就是所谓的送粮食给敌人吧!两万吨粮食加上八郡农地开发增产后的粮食,最少可以多养活二十万人,二十年的光阴也够他们的女人多生这么些人,那时西哈克想开战就可多编一支军团了。」

米西鲁元帅则是为此暴怒,此刻终于明白敌军统帅不在前线的原因,普罗西亚晓得他必会干扰、拖延和谈才会一直隐瞒。但最让侯爵生气的是这种大事派驻在普罗拉那的人员竟然连一点迹象都没察觉,先前都没有接到相关报告,情报人员严重失职。

冷静下来后,他开始盘算如何从已成的和议获取利益,最后派出使者向普罗西亚争取矿产交易的配额,还强烈要求西哈克必须支付战争赔款。

米西鲁很明白这样做会引起普罗西亚的反感,但对方早就有所猜忌,隐瞒和议就是具体表现。

可是争取到的任何利益都会成为自己在本国的政治资本,既然如此,原有的嫌隙再加深一些就不算什么了。

正因为种种波折,以至于南方议和的消息一直到现在才传达到这里。

虽然有些想早点出人头地却又来不及立下可观功勋的军士官感到失望,但要塞里的大多数人都因为不用再打仗,很快就可以回家而高兴。

为了节省经费开支,战争结束后就会开始裁军,通常是从表现不佳和成立时间较短的部队开始。

斯堪地的王权并不如邻近各国集中,国王只能在冬季农闲时对外用兵,不过遇到外敌入侵则不在此限,诸侯们必须战至击退侵略者为止。

从情报得知,斯堪地领主们已经开始返回领地准备春耕,边境情势已经大为缓和,短期内不会再有大规模的冲突。

北方承平时期只需四个师团,因此大家被调回王都重新编整只等命令下来。士官兵们的勤务量也大为减轻,每天都有轮休的士兵到附近村落玩。

晓得要战争结束,要塞的门禁不再那么森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