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部分 (第3/4页)
:“邓将军、王将军,各位大人,在下认为,盖朱城若只是由丁旅长一旅之军驻守,吐蕃人便会认为他们能够攻得下,这样就会将他们至少三四万人牵制于盖朱城下。而高武阳三千特种大队散隐于兰州境内山中,且又有之前高武阳以疑兵之计和丁旅长大破格旺多杰之胜,这样势必让吐蕃人如芒在背,分出更多的人手和精力去防范高武阳随时随地的各种偷袭。这样的情况下,再除去吐蕃人用来驻守兰州主城和三个县城,其实能够机动的兵力最多也就三万人。所以,只要丁旅长守住盖朱城,我们真正面对的最多也就是吐蕃三万人而已,在这样的情况下,下官认为按照王将军之计,以盖朱城为诱饵,如高武阳那样伏击吐蕃大军并非不可能。当然,前提是丁旅长能够守得住盖朱城三天,否则盖朱城若真被吐蕃人攻下,我们就被动了。”
寇准之言,言之凿凿,有理有据,众人闻言,无不点头称善,心想陛下的弟子,果然不凡。更有几个旅长纷纷请战,表示既然面对的最多只有三万吐蕃大军,便没有什么可怕的。
邓崇轩挥手打断麾下众旅长的请战,略一沉思之后,说道:“王将军和寇大人所言有理,然高武阳能够以疑兵之计偷袭成功,我们若想效仿高武阳以盖朱城为诱饵进行偷袭,几乎不可能。”
寇准和王超闻言一怔,看着中间沙盘地形,若有所思,众旅长知道自家军团长轻易不说话,但只要说出来的话,便很少有错。
果然,邓崇轩继续说道:“特种大队能够躲开吐蕃人的探子偷袭成功,一是特种大队擅长潜伏、隐藏、偷袭的游击战;二是特种大队是从柔狼山军寨去的盖朱城,不需要渡河。而我们若去盖朱城必须要渡黄河,吐蕃人不可能不在黄河沿岸布下探子,所以他们在第一时间就会发现我们行踪,这样一来偷袭几乎不可能,除非吐蕃领军将领真是白痴。”
说到这里,邓崇轩顿了一下,又说道:“不过,刚才寇大人所分析高武阳和丁加刚二人,一散藏于山中,一坚守盖朱城,势必牵制吐蕃人不少兵力,让我军直面吐蕃大军最多不过三万人,本将认为寇大人分析很对。”
第九百三十一章 宋军的挑衅
“至于丁加刚我相信他坚守盖朱城五日没有任何问题,而若再有我们替他分担吐蕃兵力,坚守十日也当不是什么难事。另外,副军团长所言当前形势不容我们拖延,需要尽快将吐蕃人赶出国门之内,这也是实事。所以,本将决定休整一日,明日便准备渡河杀敌。我们伏击难以成功,难道朱雀军团正面野战就不能以少胜多?”
包括寇准和王超在内,众人早已对邓崇轩的分析心服口服,各旅、营长也是战意滔天。
………
………
七月二十五日,也就是党进接到御批的第二日,他遵照御批旨意安排的对祥符国边关的挑衅就此开始了。
黄湾关原本是宋国边关,去年祥符国立国不久,宋国大举来犯,最后惨败,还丢了三处军寨,其中一个便是黄湾关。至此因为黄湾关距离宋国庆州最近,所以便成为祥符国对宋国一线最重要的军寨,这一年多以来,已经有过数次修缮,不说铜墙铁壁,但却远远不是盖朱城这种内地军寨防御所能相比。
根据党进所打探到的消息分析,要想攻破五千人驻守的黄湾关,若是没有奇谋内应,他至少要用五万大军攻打一个月才有可能攻得破。可是祥符国又怎么会任由他攻打一个月而不反攻。所以党进一想到这点便感觉很无奈。
不过,针对这种情况,党进这一年多也想了一些办法,最大的战略方向便是想法设法将黄湾关守军引诱出来进行伏击。但要想做到这一点牵扯方方面面,说是可遇不可求都不为过。因为这与黄湾关守将的性格和祥符国、宋国两国局势,等等各个因素都有关系。
今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