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部分 (第4/5页)
诸葛亮却被太史慈的古怪表情弄得莫名其妙,心道:我一个小孩子怎么就让这位青州战神久仰大名了呢?真是想不明白。
太史慈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把自己的激动压了下去,接着微笑道:“太史慈久闻大名,嘿,久闻令尊和令叔的大名。”
诸葛亮这才“释然”:原来如此。
太史慈把诸葛亮叫到身边,用令天下人见之为之颤栗的白皙右手轻抚着诸葛亮的头发,心中涌起奇异的滋味,柔声道:“我进屋的时候你所讲的一番道理很有点意思,简单的说来,军事就是为政治服务的。‘没有政治目的的军事是一场失败的军事’。”
这句话当然不是太史慈总结出来的,身为后世的特种军人,太史慈读过不少的军事理论著作,其中自我感觉对自己影响颇大的就是《德军参谋部》这本书,那里面详细地分析了战争与政治的复杂关系,道尽了战争的本质。和管宁阐述的新五德终始说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管宁不可能说得那么详细和系统罢了。
这句话一说出来,诸葛亮那双原本就充满智慧的眼睛立时闪亮起来,显然明白了这其中的含义。
太史慈却在心中叹息,在历史上的诸葛亮之所以每每北伐失败,其根本原因并不在于司马懿的阻挡,而是在于蜀国那薄弱的经济基础根本就不足以支持诸葛亮长时间的对外作战。即便是诸葛亮可以杀死司马懿又如何?蜀国哪还有实力把战争再打下去?
诸葛亮的北伐无非是做出了一种进攻姿态,用这种方式进行苟延残喘的防御而已,就是那个蜀汉的后主刘禅也深深地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并不赞成诸葛亮的北伐,甚至发生过在战事吃紧的时候紧急调诸葛亮会成都的事情。
“家里没粮说话慌”啊!
不过现在的诸葛亮就绝不会遇到这种事情了。
太史慈已经下定决心要好好地培养诸葛亮,要把他培养成管宁和郭嘉的接班人。不过既然诸葛亮这小子的接受力这么强,而且现在基本等同于一张白纸,若是自己不给他灌输点可在这时代用上的新思想岂非可惜?
想到这里太史慈微笑道:“不过,你那句‘战争的前提条件是能让我们越打越强’‘要为我们带来实质性的利益才可以’,说得还真不错!孔孟之道的确不言利,但那种利是匹夫斤斤计较的蝇头小利罢了。孔子在鲁国当官时,每天为如何发展商业发愁,他哪一日不在言利?孟子在《许行》中说社会的职业种类越多,这个社会越安定繁荣,这难道不是在言利吗?”
()免费TXT小说下载
诸葛亮被太史慈的这番话说得连连点头,显然是说到他的内心中了,就连在一旁原本对诸葛亮的说法持不同意见的诸葛瑾也心中佩服,可不就是如此吗?
“好一个郭嘉郭奉孝!”蓦地,管宁拍案叫道。把众人的注意力吸引了过去。
太史慈看向管宁时,后者正兴奋地叫道:“奉孝好锐利的心智,竟然想出了这种办法,化腐朽为神奇,竟然建议在青州蓄意的制造我们可以随时镇压的内乱,让我们借着杀一儆百的机会达到我们实现酝酿已久的改革的目的。!”
太史慈知道郭嘉的这个主意已经彻底地打动了管宁,看了一眼同样兴奋莫名王豹何止到现在还不知道所以然的马钧,微微笑道:“所以我们才要好好的谋划一番,否则怎对得起奉孝呢!”
听着太史慈轻松的语气,看着他那故作无奈一付被郭嘉逼得万不得已的模样,众人笑了起来。
第一部 第七卷 第二章 谋变(二)
待众人笑过之后,太史慈才正容道:“‘欲将取之,必先予之’,要想诱使居心叵测之辈还真的需要下一番功夫才可以。又要让对方以为占尽了优势,又要令事态的发展在我们的控制之内,这事情我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