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部分 (第3/4页)
很少,但是在别的诸侯那里,已经是精锐部队了,尤其是青州军队开始变得好战成性,那优厚的待遇和自己战死后对家人的抚恤令所有青州军的将士无比渴望对外战争,太史慈更新成立了两支由专人负责的军队,即擅长游击战术轻步兵军团,臧霸军,擅长于攻城掠地的突袭军团,鲁肃军,不过因为鲁肃在青州是新人,所以配之以管亥这个攻城高手,其他军队则由王豹自带领一部分把守青州,其他的大军则由太史慈亲自掌控。
“我现在要求战争,但我需要一个合理的借口。”太史慈对自己说。这个借口相信刘虞会很快就给自己,公孙瓒和袁谭一个也跑不了。
很快,幽州刺史刘虞便给太史慈了一个满意的答复,如此一来,以幽州刺史刘虞和青州刺史太史慈为首的确立汉献帝地位的行动开始实行,其中更有不少人响应,比如说现在对太史慈敬畏有加的冀州刺史韩馥,再比如试图努力缓和与太史慈关系紧张的徐州刺史陶谦,还有到现在为止一直忠心于汉室的广陵太守曹操以及皇室宗亲、扬州刺史刘繇。最卖力的当然是还是陶谦,为了向太史慈示好,居然请了不少名人来充门面,还搞了个什么支持汉献帝地位正统的签名大会,用以支持太史慈的行为,比如说自鲍信走后、新到任的泰山太守应劭,还有前九江太守服虔,更是面子大到请来了当世敌经学泰斗郑玄,都跑来凑热闹。一时间,太史慈的声望达到了可与冀州刺史刘虞相提并论的程度。
刘虞自然如同史实记载般派人前往长安,太史慈却只是捎信给徐庶和许褚,更派特种精英护送着大量的奇珍异玩赶赴长安,当然是想把史阿培养成自王越之后的新一代大汉帝师,在皇帝身边有人,自己在青州的所作所为都可以找到名正言顺的借口,虽然“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情太史慈现在还没有能力办到,但是“借天子之名打击诸侯”的事情太史慈还是可以做得到的,这绝对是太史慈扩张地盘的绝好借口。
太史慈之所以这么做,当然是因为刘虞救不了汉献帝,因为袁绍和袁术一定会阻止这件事情的,在历史上为袁绍和袁术通风报信的人正是现在身为辽东属国长史的公孙瓒,刘虞的这次行动将会最终以失败告终,这正是太史慈想要的向公孙瓒看站的理由,即是讨伐欺君之臣。
不过在太史慈静观其变之时,兖州却发生了一件大事:刘岱和张邈继续讨伐黑山军的余党,但却并未找太史慈当帮手,相反却去请此刻境况窘迫、仍然滞留在陈留延津一带的袁绍来帮忙讨伐黑山军,也许在刘岱看来,这位当初诱使他出兵攻杀桥瑁的本初公蔡氏他的真正朋友吧?正在走投无路的袁绍哪还不知机马上答应,登时,袁绍在外的七万大军有了安身之地,没有过多时,胆小怕事的张邈就完全被袁绍所摆布,袁绍更是在陈留站稳了脚跟,一直头痛的粮草问题也得到了解决,而且因为袁绍四世三公的声望的原因,冀州和兖州的名士贤才纷纷向袁绍涌去,袁绍在短短几个月内大有渐渐恢复往日气相的架势,势力更从陈留扩张到了济阴郡、颍川郡、陈郡,大有占据整个兖州的架势。
太史慈听说这件事情后,恨不得大骂自己一顿,他实在是没有想到兖州居然会起到如此的变化,没有了曹操,居然还会有袁绍和自己争夺兖州,原本以为兖州已经是自己囊中之物的太史慈现在却对袁绍无可奈何,毕竟袁绍乃是刘岱正大光明请去的,自己说什么都没有理由和袁绍开战吧?历史还真是会作弄人,没有韩馥请袁绍入主冀州,却会有刘岱请袁绍入主兖州,始料不及的太史慈心中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
当然太史慈并非没有对付袁绍的借口,但那要公孙瓒向袁术和袁绍通风报信之后,自己才可以动手,但那时袁绍肯定已经势力大张了。
这件事情一发生,刘氏家族的刘方老爷子被气得马上就病倒了,本来这老头对太史慈的种种新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