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部分 (第3/5页)
汉献帝在点他们名字那不假思索地样子,就可知道这些人都是汉献帝早已经思考多时的结果了。一旦有起事来,真正能指挥动他们的还是汉献帝。
长安的势力错综复杂,再加上长安地区大小城市不少,而且每座城市豆油驻军。现在这些驻军还没有别收服,谁知道王允一死,这些军队都听命于哪个大臣?稍有不慎就会发生兵变事件。最糟糕就是长安城地驻军也参与进来,来个里应外合,那自己可真的就无发在长安立足了。
现在,经过汉献帝的一番蓄意拉拢,人人向汉献帝谄媚,一定有不少人想要取代自己这个称谓的“汉献帝心腹”的位置,只要自己处理不好和汉献帝的关系。一定会有人出头这么做的。不过太史慈并非无还手之力,这种局面只是暂时的,说到底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现在汉献帝这么有恃无恐是看穿了自己在长安的实力不强。
自己此来长安地目的是为了控制长安,可是现在倒好,反倒是汉献帝借着大肆封官的机会,弄得他控制长安的能力在自己之上了。
只此一项。太史慈就发觉自己实在不如曹操,至少曹操不会做这种为他人作嫁衣裳的事情。
但是汉献帝还是太嫩了,他根本不知道自己还留有后手。
用不了多久,张绣和贾诩的军队就可以回长安,而王晨和王凌一旦劝降了潼关和青泥口的守军,于禁大军和李严大军就可以长驱直入,直奔长安而来。
到时候自己在长安地区地嫡系军队将不少于十万。看谁还敢不看自己的脸色行事?即便是汉献帝可以拿汉中的战事为借口,不让张绣的军队回长安又如何?有于禁大军和李严大军便足够了。
不过现在只好看着汉献帝在自己面前嚣张了。
想到这里,太史慈心中不由得轻轻地叹了口气,第一次发觉自己此次长安之行有点疏忽大意了。的确,只要自己的军队一到,自己立时权倾朝野。但是自己在现在已经先输了一局,看着朝中的一个个重要官职被汉献帝老实不客气的分给了别人,太史慈只能怨恨自己忘记带文官进长安的事情了。
朝会结束之后,太史慈心情大坏,和那些想要巴结自己,向自己祝贺的大臣们匆匆打了声招呼便回到自己的临时住处,也就是杨彪的府邸。
不多时,史阿、郭淮、王凌、王晨四人便赶来。史阿才一进来便想太史慈高声祝贺;太史慈苦笑接受了史阿的一番心意。
郭淮不明白太史慈为何会露出这种表情;大奇之下;出声询问。
史阿这才注意到太史慈不对劲的地方。
太史慈便把汉献帝对自己的封赏说了一遍。史阿到没有什么反应,郭淮和王凌、王晨三人却立时看出这其中不对劲的地方。
显然,这三人对政治的解读能力都比史阿强很多。
王凌和王晨闻言后,面有忧色,低头不语。
郭淮倒是对太史慈充满信心,脸色一变后,便若无其事,他知道太史慈定会有解决的办法。太史慈看了王良和王晨一眼,心知这两人现在是惊弓之鸟,命运更和自己挂上了钩,若是他太史慈在长安站不住脚,王室家族的政治声望便彻底完了。
为了坚定这两人的决心,让他们两人为自己悉心办事,太史慈便把自己的打算稍作透露。
()免费电子书下载
当王晨和王凌两人得知只要拿下潼关和青泥口,太史慈另有大军潜入长安的时候,立时欣喜若狂,马上请命要到两座关口去。太史慈见他们两人这般主动,当然很高兴了,于是便要两人前往两处关口,与贾诩和张绣两人会合,迅速放于禁大军和李严大军进关。
两人领命而去。
史阿在一旁听得莫名其妙,不明白太史慈在为什么担心。
等两人走之后,太史慈才耐心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