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部分 (第3/4页)
管宁见太史慈脸色虽差,但是神色间十分冷静,这才放下心来。
管宁知道太史慈这人最重情义,当然不愿意看到自己和曹操之间出现这种局面。
桓范却不管那么多,对太史慈冷然道:“如此看来,曹操的心中早已经有了完整的计划:立足下邳以便扩充实力,征讨江东以便称霸一方,遥控长安以便原图天下!”太史慈被桓范说得霍然动容。
说得真好,这才是自己心目中的那个枭雄曹操!
管宁表情木然道:“说起在长安的布置,曹操更是有了周密的安排,长安之之乱时,曹操受到王允的邀请就是一个绝好的机会。结果他却在长安看见了主上,当时大概是被吓了一跳。”桓范哈哈一笑,却无半点欢喜的味道,口中带着讽刺道:“曹操没有想到主上会出现在长安,结果弄得他疑神疑鬼,不知所措。”
管宁点了点头道:“当时天下的形势还是一眼便可以看分明的,曹操那时还没有得到向江东动手地机会,毕竟当日天下休战,若是自己贸然动手的话,那只会引起主上的注意,万一看穿他的图谋,反而不美。”桓范的语气中依然带着讽刺道:“浑水摸鱼的道理他也懂,要搅乱天下,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挑动主上向其他诸侯开战。而当时主上已经是北方的霸主,但同时失去了对别人动手的名正言顺的理由,所以曹操就判断出来主上下一步的目标,走在圣上的身上,而且看出只要主上一天得不到圣上,一天便不会把目光转移到别的事情上,在这种情况下,他当然要帮助王允了。”管宁一拍自己的大腿道:“正是如此,于是他便亲自跑到了长安,不但帮助王允,更带去了大量自己的人手,打入到长安的内部,便于自己日后行事,丁斐、王则等人都是这个时候混进长安的。”
太史慈缓缓点头,深吸一口气道:“所以曹孟德在长安见到我被我吓了一跳,不明白我到长安来干什么,到长安来安插人手来了。故此那时的曹操不断地跑到我这里来试探我的口风,只是他没有想到我胆子大到了把圣上带出长安的地步,又或者以为我看不透王允的图谋,否则曹操当时就应该对我动了杀机才对。”恒范嗤笑一声道:“曹孟德敢吗?他为人生性多疑,认为主上身居高位,这么做一定有十足的把握,曹操不可能不有所忌惮。”
太史慈心中苦笑:“自己哪有什么万全之策?只不过当时没有别地办法才冒险去长安一趟。毕竟汉献帝的事情非常重要,交给别人去办当然不放心”。管宁看了桓范一眼,点头道:“主上突然出现在长安、把圣上劫走的确出乎曹操的意料,甚至打乱了曹操的计划,但是曹操毕竟是曹操,他马上就看出主上在玩假失踪。也就是说。曹操在那时就知道,北方的胜利者一定是主上。”桓范嗯了一声后,才道:“曹操当时一定在思索,主上一旦平定了北方,那么下一步的目标在哪里呢?不问可知,那当然是汉中,只有打下汉中才可以夺得益州,拥有益州之后。我军才可以顺江而下,把荆州和江东地长江天险化作乌有。如此一来,主上很有可能入主长安,虽然当时的曹操不知道益州会出现易主的情况,但是曹操知道,要征讨刘焉这样的皇族,没有皇命加身是名不正言不顺的,故此,主上一定要把圣上把持在手中才行。因此,曹操并没有把自己派到长安的人手撤回来,反而加大地渗透的力度。故此,才会在今时今日形成一张庞大无比的网。”桓范说完,屋中一片沉默。
虽然已经大致弄明白了曹操的野心和计划,但是在人完全轻松不起来,因为曹操的计划十分周详,短时间内己方根本没有办法把曹操的势力从长安连根拔起。好一会儿,太中慈才道:“事情已经很清楚了,曹操在长安兵分三路,其一,派来燕儿霍乱宫廷,挑拨我和圣上表面还算不错的关系;其二,派尹氏进到的司空府,来搅乱我的生活,最好弄得我后院起火,冷落了手下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