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部分 (第3/5页)

姐这方面的性格,不过主上空泡是关心则乱,忘记了炎儿小姐若是不满的话,一定会当着一个人提出来的,虽然会说得很委婉,但绝对不会像现在这边充满暗示,而且会在说完之后定会拂袖而去,给那人一个独处思索的空间,可是炎儿小姐并没有哪么做,由此可知炎儿小姐并未生气。’太史慈闻言一怔,仔细想了想自己和蔡文姬的数次交往,心知徐蔗说得有理,心情转佳。

桓范在一旁接口道:“主上请想,为何琰儿小姐这般语嫣不详?那分明就是察觉到我们这些人对待尹氏的态度不对劲。”

徐蔗点头道:“言之有理。虽然说任何女人看见自己心上人的面前有了一个如此惊心动魄的女子都难免心生猜忌,但是琰儿小姐绝不是怒气上涌便不问是非的人。”太史慈被两人说得连连点头。恒范嘿嘿笑道:“主上请想,除了我们这些核心中的人物,有谁知道主上和琰儿小姐之间已经进展神速呢?尹氏又怎么可能知道呢?说来说去,尹氏毕竟是曹操地人,而曹操的图谋不是希望主上家里后院起火吗?”顿了一顿。桓范摸着自己地下巴,若有所思道:“我一直都在奇怪,为何蔡邕父女为何会这般匆忙的赶回长安,难道王子服等人的魅力就那般大吗?何况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曹操对长安的图谋已经是蓄谋已久的事情了,这是不是说蔡邕父女回长安的事情的幕后主使就是曹操呢?”徐庶冷哼一声道:“事情一定是这样的。主上不觉得奇怪吗?今天尹氏才一见到何琳便要求见琰儿小姐,理由虽然正当,但是挑选的时机却出了问题,既然知道琳儿活了下来,为何不早点要求去见琰儿小姐,非要选在今天?”

太史慈闻言心头一怔,这一点他从未想过。桓范冷然道:“解释的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要趁机探测主上和琰儿小姐之间的关系到底如何。”

徐庶脸上露出笑容道:“实际上主上和琰儿小姐都表现得恰如其分,让这尹氏自以为得计。”

这时候管宁也明白过来道:“原来如此,我说元植为何坐观形势发展,不加半点阻拦呢。”桓范笑道:“我虽然没有在场,却可知道徐庶先生的心意,当时琰儿小姐不动声色,而主上又阴沉着脸,尹氏一定以为现在主上和琰儿小姐之间的关系很紧张,故此才装作不明白主上和琰儿小姐的出言挑拨。自然是打的令蔡琰小姐对主上不满地如意算盘。”

徐庶点头道:“正是如此,我虽人未在长安,但也可以看得出主上想要迷惑曹操地打算,今天正是个好机会,正因为主上并没有对尹氏表现出来明显的不满,所以尹氏便会认定主上完全被他蒙在鼓里。”众人恍然。

太史慈心情转佳,笑道:“有你二人在我身边,我便可高枕无忧。”徐蔗惬意地喝了一口茶水,淡然道:“主上多虑了。从长安城看,主上的确未占优势,但是从整个长安地区来看,主上是稳占上风,即便是在长安城内,别人也很难打压主上,长安城内有管宁先生定国家大事,有无和恒范为主上分忧,有徐子将先生为主上壮声势,于禁稳健严谨,主上何虑之有?曹操等人的阴谋诡计不过就是攻其不备,暗中下手,可是他们哪里会知道:郭嘉近在并州,田丰练军长安,沮授绕道汉中,贾羽反间于敌?还有那个诸葛小子日夜兼程直奔长安?总之,主上现在的主要任务不是稳定自己在长安的势力,而是想办法扩大声望,令天下民心所向,公认主上为‘配五德’的君子,则大事可成。”众人闻言,信服的点头,自然也知道徐庶口中所谓的大事乃是改朝换代地事情,彼此心照不宣。

()

太史慈哈哈一笑道:“在元植为我开辟大事,我何愁之有?”

众人一起大笑。桓范的心中则更多的是佩服,觉得徐庶三言两语便可道尽长安的形式,的确非同凡响,一直以来,桓范都有一种战战兢兢的感觉,毕竟自己在青州乃是微不足道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