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4章 中场休息3 (第1/2页)
何况除此之外,还需要大量青壮去修缮道路、河堤、城市,听上去一亿多人不少,但想把这些工作都兼顾好,缺口还是很大的。
但忽视粮食和经济作物又是很危险的,工业产品研发生产能力再强,吃不饱饭老百姓照样会造反,他们才不管什么国家规划和长远发展。
咋办呢?四个字,分工合作。具体讲就是把帝国本土和海外领地以及附属国全都规划到一个体系里,然后按照各类参数进行统筹分工。
比如说帝国本土,肯定是以发展高科技产业为主;吕宋、安南、蒙古、叶尔羌更适合做为农牧业基地,以及相关原料和产品的加工。
朝鲜半岛、东南半岛和南洋的一些岛屿将来也会做为属国并入大明帝国,它们的定位是矿产、化工、能源基地,源源不断的向帝国提供煤炭、石油、木材和各种矿产。
这基本就是一套产业链的大部分环节,如果还有不足之处,亚洲什么地方具备相应条件,什么地方也会变成属国和附属势力,加入到产业链当中来。
但产业链里最关键的一环叫做市场,光生产出来屁用没有,得能拿出去赚取更多价值才算完整。那谁来消耗这些产品呢?其中一部分肯定要供应产业链里的各环节,剩下的部分就是亚洲各国了。
日本这么近,洪涛为什么不去把它也占了呢?这就是原因所在。那片群岛并不是个物产丰富的所在,它有的亚洲各国都有,且更容易获得。
此时的日本有一千多万人口,在亚洲必须能排上前三,还是单一民族和信仰,非常难以统治和管理。所以洪涛对它的定位不是属国,也不是海外领土,而是产品倾销地。
你不是硬吗?那好,不来硬碰硬,咱玩软的。啥软呢?经济就是把最好用的软刀子,杀人不见血那种。利用科技和产能优势,对日本市场进行全方位大规模倾销。
从大米到化肥、从生丝到棉布、从火柴到榨糖机、从马车到船舶,用不了多少年,各行各业全得被海量质优价廉的工业产品冲击得七零八落。
然后这一千多万人口就全成了血汗奴隶,辛辛苦苦劳作一辈子,可创造出来的价值大部分被大明企业拿走了,缩衣节食的把下一代抚养大,继续还得做牛做马。
幕府里出现有识之士,看透了这套把戏,坚决抵制咋办?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但不会有什么效果。因为在经济战背后,还有庞大的舰队和军事实力撑腰。
不管谁当幕府将军,当面对政权和统治被终结的可能时都会选择妥协的。况且吃亏的只是一千多万日本百姓,统治者和贵族并不吃亏,甚至可以借助大明帝国的经济入侵搞合资企业,更方便、更快捷的捞钱,何乐而不为呢。
至于说日本的国运,这玩意吧,太长远了,绝大部分人既看不清也算不明白。即便真有个把天才能看到这一步,军方统计司和皇家顾问处也不会允许这种人存活下去,刚刚冒头就被自杀了。
像印度半岛、波斯、阿拉伯半岛、奥斯曼帝国、埃及等国和地区,和日本的定位也差不多。
大明帝国不会直接占领,但会展示军事实力,随后进行经济战争,用软刀子割肉的方式逐渐将其纳入体系,摧毁其原有经济模式,一步步沦落成产品倾销地,令其无法自拔。
按照洪涛的预估,亚洲计划初见成效至少还得20年,在这之前尽量不要主动挑衅欧洲各国把注意力转向亚洲。
关于美洲洪涛也有安排。目前暂时不会去碰,什么时候欧洲人醒悟了,挡不住他们迈向亚洲的脚步了,什么时候美洲就会遭到帝国海军的入侵,借此来分散欧洲的兵力和注意力。
在战略层面上,帝国在亚洲会采取战略防御态势。欧亚大陆的北方,也就是俄罗斯和中亚算北路,奥斯曼土耳其和阿拉伯半岛算中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