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 (第3/5页)
笔下的巴黎圣母院。
在岸边花园树木间,17世纪的雕像群在夜色里显示着它的剪影。
夜游塞纳河就像穿越在历史的岁月中,我们和法国的自由女神像合了影,便依依不舍地上了岸。
夜游时一边看风景,一边听解说,解说里会用多种语言进行,其中也包括中文,所以我们感到非常地亲切。河风呼呼的,特别凉,虽然是深秋,我却穿上了羽绒服。
巴黎的夜色并不寂寞,却很美丽……
二十六 我是一个从容的人
“一直以来你是一个独立的人。”
“是。”
“你的独立来自哪里?”
“书本。我从小就看书,我记得9岁的时候没有什么钱,攒一毛钱可以买好多东西,我就用一毛钱买了书。”
“你从书里得到最多的东西是什么?”
“思想。书本可以让人们去了解、去总结、去体会。”
“思想对你性格的塑造起了什么作用?把你塑造成了什么样的人?”
“我到现在依然要读书。一个人不会经历很多人生,但是读书可以感受到很多人的人生。从中我可以体会别人的所思所想。看得多了、想得多了,遇到任何事情,就很容易排列组合,去判断和选择。我觉得我的大脑像电脑,在瞬间就可以做出反应,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记得1997年冬天,北京传言闹地震。有一天,我半夜三更回到家的时候,已经过12点了,没电梯了。我在安华西里住8楼。好不容易爬到8楼了,一会儿老朋友王峰给我打电话,说据可靠消息,今天晚上北京要地震。
“我说‘怎么办?我住八楼呢,跑都没地方跑。’他说‘我们去酒吧。’那时候一点左右。在下楼的时候我看见7层楼梯上放了一个密码箱。我上楼时还没有呢,下楼看见有一个密码箱搁那儿了。我从上面走到下面的十几个台阶中,瞬间产生了无数的反应。
“我想一个可能是有贼,偷东西落了;一个是有人设计栽赃,是不是躲在一边?还有一个,会不会有别的情况发生?几秒钟之间我走掉了,没去理会它,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那天晚上去了一家酒吧,第二天下起了雪,虚惊一场。
“我历来比较镇定自如。我遵循的原则是,遇事不慌、宠辱不惊。
“还有一次我半夜回家,也是没电梯了。那天晚上等我爬到8楼把过道灯按亮的时候,有三个年轻人蹲在那儿翻东西呢,在我房间门口楼道里。
“半夜三更的,我的脑袋当时‘嗡’一下子,蒙了。但是我马上把脑袋扭向旁边,他们在右边儿我就看左边儿,不看他们。因为我知道在这种非常时期,你的眼神是很容易激发对方的对立情绪的。因为他那时候是心虚的,害怕的、紧张的,你的眼神再一犀利的话可能会激怒他们。
“我就扭着脸,他们三个人就从我身边鱼贯而下。因为门口也没有什么好东西,就是翻东西而已。我那时候瞬间就想到了一个故事。
“我看过一个故事,有一个人晚上在胡同里遇到一个贼,贼让他拿东西出来,那个人就慢慢地从兜里掏出一包烟,整个动作都是缓慢的,很镇静。然后抽出一根烟慢慢地放到嘴上,再慢慢地掏出一个打火机,‘啪’点烟。就这短短的几十秒钟的时候,那么缓慢的过程中间,那个贼受不了了,转身就跑了。”
“心理战。”
“对,用镇静吓倒对方,对方会紧张的,所以遇事一定要镇定自若。当时我就想到了这个故事,扭头就不看他们了,这是我当时瞬间的反映。
“所以我在任何大场面的时候都能做到镇定自若。包括后来在音乐盛典现场,那么多人在浮躁的时候,只有我很镇定。没有人看到我紧张的时候,其实我内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