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部分 (第3/4页)
退伍。1888年,他13岁时便考入圣彼得堡海军学校,如饥似渴地阅读各种书籍,他还通晓四种外语,其中包括对外国人来说晦涩难学的中文。19岁那年,高尔察克以第二名的成绩从海军学校毕业。他原本可以获得第一名的,但他拒绝接受,因为他认为同班的菲利波夫同学比他更优秀,理应荣获这个桂冠。他从不沽名钓誉。他一生中曾做出过许多这种骑士般的举动,尽管有时不免遭到同事的揶揄和讥讽。他也从不敛财谋私。
用国安局人物情报分析小组给出的结论,这是一个正直的,光明磊落的俄国人。也正是由于这一点,王振宇选择放弃和布尔什维克合作的可能xing,而寻求通过高尔察克获得西北的安全。
奠骜摇摇头道:“高尔察克将军,我知道有一个人一定能够值得您的信任并帮助您摆脱眼前的危险,您手里的黄金在目前的战局下已经不是您的资本而是您的催命符了。这个能够帮助您的人必须由您本人亲自去见他一次,否则您真的可能走不出困局了。”
高尔察克听到这话愣了一下轻声问道:“你就是这个人派出来的说客吧,告诉我,他是谁?”
“王振宇”奠骜毫不犹豫的自报家门。
高尔察克想了想道:“这是个人物,据说他的军队在法国打败了德国人,凡尔登反击战,一次很伟大的胜利,你的建议很好,但请您先回去,且容我考虑下,很高兴能和您一起喝酒。。。”
正文 第 232 章 磨刀赫赫(五)
奠骜拿着自己的礼帽站起身来,突然对高尔察克说了一句:“将军阁下,战争是长期的,不是计较一ri短长的时候,更为重要的是生命,哪些您的追随者的生命。人首先是要活下来,然后才能考虑其他的。那位可靠的朋友对于您的黄金兴趣不大,他更希望跟随在您身边上百万俄罗斯jing英能够活下来,那不光是俄罗斯的希望,更是人类的希望。”
高尔察克听到这句话,突然目光如炬的看向奠骜,似乎被说中了什么,奠骜去没有再说话,只是弯腰鞠躬转身离开了。
正当俄国内战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时候,中国的内战也已经是在磨刀赫赫,快要开场了。
“你就是孙美瑶”在徐州的北伐军司令部,刚刚被任命为北伐军总参谋长的白崇禧十分平静的看着眼前的一个山东汉子然后说了这句话。
这个名叫孙美瑶的山东汉子点点头:“感谢青年军的兄弟在徐州收拾了张宗昌这个狗肉将军的土匪兵,替俺们沂蒙山地区死难的乡亲们报了仇。”
白崇禧没有说话,前年山东民变的事情他是知道。事实上正是因为这场民变,当时负责徐州地区作战任务的陶峙岳才能从容不迫的完成兵力部署,而已经击败吴佩孚侵入河南的张宗昌才不得不回师山东。可以这么说,眼下南北的军事对峙格局的最终形成,和这次民变是分不开的。但是这次民变的最终结果青年军却不是特别关心,因为这一次民变确实是在他们计划外的,当时无论是军情局还是党务调查部都没有参合其中,而等他们打算派人去联络这支起义军的时候,民变已经被张宗昌调集大军以雷霆之势给扑灭了。
而孙美瑶的大哥孙美珠就是这次民变的带头人,当时在和张宗昌大战三场之后,作战水平低下的起义军自然是被直鲁联军打的溃不成军。
孙美珠带着二千多号人朝着胶东地区撤退,不成想这个时候驻扎在青岛的ri军出动了,双方在诸城发生了遭遇战,孙美珠在这次战斗中被ri军击毙。而残余的人马在当时只有19岁的孙美瑶带领下再次逃回到了沂蒙山地区,幸运的是,直鲁联军已经大举进攻徐州去了,所以孙美瑶活了下来。
再往后就是震惊世人的徐州之战,二万直鲁联军jing锐在不足一个小时的时间里被青年军依靠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