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部分 (第3/5页)

锐的。有着上千小时摩托经验,团里的头号炮手,第一发就准确命中一辆在倒车准备躲到树后面的t…26正面。高速碎甲弹撞击钢板。较软的弹头被迅速挤压碎裂,内填的塑性炸药瞬间附着在装甲表面,最后在延迟引信的作用下,爆炸后如同一柄重锤狠狠砸在钢板表面。在表面形成一块脸盆大小的毁伤斑。看似斑纹并未造成伤害,但冲击波已经将这辆t…26的钢板内壁击碎,像天女散发般陡然爆裂出数十块尖锐的碎片。碎片在坦克舱内四处飞溅。不仅将三名苏联坦克兵全部绞死,还肆意的破坏内部设备。

虽然看不到内部表现,但这辆t…26猛然停下的动作无疑告诉外人,它已经完蛋了!

随着这辆t…26完蛋,一营的其它坦克也紧随其后瞄准各自目标纷纷开火。每出现一个毁伤斑,就意味着就有一辆t…26被摧毁。短短十分钟内,整整23辆t…26就被连续摧毁,其中几辆甚至因为内部破片撞击炮弹形成了二次诱爆。当一营用碎甲弹不断摧毁挡路的苏军坦克团时,二营和三营已经冲到了不足1200米的地方。“轰轰。。。。。。”一连数发苏军穿甲弹击中36型主战坦克的正面,但苏联步兵再次绝望,装备数量最多的76毫米反坦克炮完全无力,炮弹不断地在坦克正面发生跳弹,即使沉重的122毫米榴弹砸在表面,也只能让对方稍稍停顿,过几分钟又恢复行动能力。

“榴弹!”

二营和三营加入迅速干掉全部t…26后,赵登禹再次发出简练清晰地命令。换上榴弹的36坦克成为移动炮台,一百多门大炮将来不及构建阵地的苏军炸得支离破碎,暴露在地表的反坦克炮根本无法挡住这么强的火力。“机枪准备,冲过去!”

区区四次指令,赵登禹成功诠释了一位好团长的全部能力。从选择弹药,到让两个营加速成钳行阵型。从优先进攻坦克到后面对步兵的火力破坏,再到最后机枪扫射,充分展示了一线装甲部队的实力和指挥技巧。短短半小时,他就以两辆坦克被击中侧面导致传动件损坏的代价,突破了巴拉诺夫部署在北面的后卫。等到后面的半履带车带着步兵上来,阵地内只剩一群丢失全部重型武器,垂头丧气士气低落的纯步兵。

510团的速度实在太快,完全出乎巴拉诺夫的预料。等罗军带着一架被击落,摧毁三道浮桥、122辆卡车、21辆坦克和十几门防空武器的战绩离开时,赵登禹已经出现在库尔加森北面不足8公里的地方。让苏军绝望的是,如同烧红的短刀插入黄油般疯狂推进的赵登禹还没被挡住,沿着河道北岸和东北方向又连续出现两个装甲团。

巴拉诺夫已经没有选择,要么过河,要么撤退!为了乌勒套山的朱可夫,他决定赌一赌,先组织抵抗。然后让会游泳的士兵全部下水去将炸断的浮桥部件拼凑起来,等勉强可以通车后,他又让政委带全部由t26快速坦克组成的第17坦克师、哥萨克侦查骑兵团和两个步兵师先过河,自己带两个坦克师和一个步兵师断后。应该说,巴拉诺夫非常果断和英勇,为完成任务明知挡不住36型主战坦克的冲击,依然选择亲自断后。

但这位参加过苏芬战争,亲自带坦克团发动突击葬送芬兰的将军,却忽视了被他认为绝对安全的南岸。当第17坦克师一个营刚上岸,沿着河道平行的西北面。就再次出现了滚滚尘土。周亚伟率领的第4装甲团和哈萨克骑兵师,让巴拉诺夫和第五坦克军的士兵目眦欲裂。过河的坦克营慌不择路试图返回,但因为打头的坦克兵太紧张,竟然直接开到河里,履带和炮管还将本身就不坚固的浮桥再次扯断。

混乱的场面让巴拉诺夫知道没可能完成任务了,于是立刻将命令向东撤退,还将最精锐的t34/57团集中到前面,试图用44辆t34/57组装的装甲团,打开局面向乌勒套山突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