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1/4页)
一,时乃无功。先哲之立教也不外因材而笃,与变化气质之两途。斯即吾淬砺所固有,采补所本无之说也。一人如是,众民亦然。
凡一国之能立于世界,必有其国民独具之特质。上自道德法律;下至风俗习惯,文学美术,皆有一种独立之精神。祖父传之,子孙继之;然后群乃结,国乃成;斯实民族主义之根柢源泉也。我同胞能数干年立国于亚洲大陆,必其所具特质,有宏大高尚完美厘然异于群族者。吾人所当保存之而勿失坠也。虽然,保存之者非任其自生自长,而漫曰:「我保之,我保之」云尔!譬诸木然,非岁岁有新牙之出,则其枯可立待。譬诸井然,非息息有新泉之涌,则其涸不移时。夫新芽,新泉,岂自外来者耶?旧也,而不得不谓之新。惟其日新,正所以全其旧也。涌之,拭之,发其光晶:锻之,练之,成其体段;培之,浚之,厚其本源,继长增高,日征月迈:国民之精神,于保乎保存,于是乎发达。世或以「守旧」二字,为一极可厌之名词。其然岂其然哉?吾所患,不在守旧,而患无真能守旧者。真能守旧者何?即吾所谓淬砺其固有而已。
仅淬砺固有而遂足乎?曰:不然!今之世非昔之世,今之人非昔之人。昔者吾中国有民而无国民,非不能为国民也,势使然也。吾国则巍然屹立于大东,环列皆小蛮夷。兴他方大国,末一交通,故我民常见其国为天下。耳目所按触,脑筋所濡染。圣哲所训示,祖宗所遗传;皆使之有可以为一个人之资格;有可以为一家人之资挌,有可以为一乡一族人之资格:有可以为天下人之资格。而独无可以为一国国民之资格。夫国民之资格,虽未必有以远优于此数者,而以今日列国并立,弱肉强食,优胜劣败之时代,苟缺此资格,则决无以自立于天壤。故今日不欲强吾国则已,欲强吾国,则不可不博考各国民族所以自立之道,汇择其长者而取之,以补我之所未及。今论者于政治学术技艺之大原,不取于此而取于彼,弃其本而齐其末。是何异见他树之蓊郁,而欲移其枝以接我槁干?见他井之汩涌,而欲汲其流以实我眢源也?故采捕所本无,以新我民之道,不可不深长思也。
世界上万事之现象,不外两大主义:一曰保守:二曰进取。人之运用此两主义者,或偏取甲,或偏取乙。或两者并起而相冲突,或两者并存而相调和。偏取其一,未有能立者也。有冲突则必有调和,冲突者调和之先驱也。善调和者,斯为伟大国民,盎榙鲁撒逊人种是也。譬之顷步,以一足立,日一足行。譬之拾物,日一手握,以一手取。故吾所谓新民者,必非如心醉西风者流,蔑弃吾数干年之道德,学术,风俗,以求伍于他人。亦非如墨守故纸者流,谓仅抱此数干年之道德,学术,风俗,遂足以立于大地也。
新民实际上塑造一种新道德的国民,因为旧民只具有私德而没有公德,所以只有具有公德的人才能叫新民。梁启超说:
我国民所最缺者,公德其一端也。公德者何?人群之所以为群,国家之所以为国,赖此德焉以成立者也。也者,善群之动物也(此西儒亚里士多德之言)人而不群,禽兽奚择?而非徒空言高论曰:「群之?群之!」而遂能有功者也。必有一物焉,贯注而联终之,然后享之实乃举,若此者谓之「公德」。道德之本体,一而已。但其发表于外,则公私之名立焉。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二者皆人生所不可缺之具也。无私德则不能立。合无量数卑污,虚伪,残忍,愚儒之人,无以为国也。无公德则不能团。虽有无量数束身自好,廉谨,良愿之人,仍无以为国也。吾中国道德之发达,不可谓不早。虽然,偏于私德,而公德殆阙如。试观论语孟子诸书,吾国民之木铎,而道德所从出者。其中所教,私德居十之九,而公德不及其一焉。如皋陶谟之九德;洪范之三德;论语所谓温良恭俭让,所谓克己复礼,所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