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部分 (第1/4页)

严鸿听他们叙说,心道:这事里多半是有什么问题。他问道:“这贺大勇既是飞虎山的头领,却为何要袭击叶兄?”

叶正飞道:“那贺大勇朝我拔刀时,口中大骂,说什么狗官崽子,想抢他的老婆……”说到这里,云初起使劲跺了他一脚,叶正飞才住口。

严鸿心道,这封信没能送到,也难怪孙月蓉不知消息,另嫁他人。只是贺大勇说这话,却如何最终孙月蓉嫁了那雷占彪?他眼看叶正飞受伤,也不好苛责,好言安慰几句,又询问伤势。正飞道:“伤势倒是没什么妨碍,如今大半已痊愈。贤弟不必挂牵。”

严鸿心里有事,也没心思和他们详谈,让严洛安排他们休息,准备卧房。自己则在书房中,等着严府安排的幕僚。

不多时,几位幕僚前来拜见。这几位全是绍兴的老夫子,所谓“破家县令、灭门府尹、绍兴的师爷赛阎王”。绍兴的幕僚在当时是一等一硬扎的人物,严家所雇佣的又都是个中翘楚,见识非比等闲。他们并非是那普通闷头读书的儒生,对于江南的实务,开海情形并不陌生,其中还有真正出过海做过贸易的狠人。

比起徐文长来说,虽然他们在智谋上远远无法望其项背,但在具体和海疆番事、贸易往来相关的信息上,这些人则掌握了更多的第一手资料。包括沿海官商勾结的情形,这些人的门儿清,是比徐海、王翠翘都熟的。由他们来讲解东南沿海的情形,当真令严鸿受益非浅。

此外,又有这些年朝廷里关于倭寇、海禁的往来奏本,也都找来让严鸿观看。其中涉及很多背景不清楚,词义不明白,乃至繁体字不认识的地方,自有师爷们指点。这里面,也有严嵩当年上过的有关倭寇的折本。严鸿心道,爷爷当年的故事,倒是不可不看。

严嵩这个折子的观点,与国朝部分士大夫观点一样。他认为是“倭寇之起,因闽浙人下海通番得利,聚徒众盛,遂起狂谋。据报,真倭数不满千,皆系漳温近海贼徒结伙导引,一如北虏我逆之导也。”也就是说,因为有人去和外国做海贸才导致的倭寇。如果从这方面看,严鸿的开海主张与祖父是相悖的。(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四章磨刀霍霍

不过历来,国朝的事都是人嘴两张皮,反正都是理。同样的奏折,换一个角度,一样能作为对严鸿有利的论据使用,就看怎么说而已。比如治水堵不如疏之类的套话,都不用找,现成的一段一段。而且同样地方大员上也有人奏折认为,倭寇是因为闽浙主要是漳、泉二州的百姓的生活困苦,所以被迫在海上进行走私贸易,而逐渐沦为海贼,而并非天生的贼骨头。

不过整体来看,在这些幕僚提供的大量奏折里,确实找不出几份支持开海的。最多只是隐晦委婉地表达一下有助于开海的客观因素,但这些因素同样可以反过来用于支持禁海。甚至,很多人连提到开海通商,都是讳莫如深。

结果,这一天严鸿压根就没出书房,只是坠儿不停的把现成的冰块送来降温。眼见平日里那位只知道吃喝玩乐的姑爷,如今竟然一本正经的看起奏折、书籍、帐册,一副专心致志的模样,不时还指出一段,向旁边的师爷请教。

这种情形,按说是胡晚娘梦寐以求的,可是从来和自家小姐站在同一立场的坠儿,却莫名其妙的觉得,自己离这位姑爷的距离,仿佛越来越远了。

她没来由的一阵心惊肉跳。姑爷自从坠马以后,对自己很是亲热,趁小姐不在,常常捏个手,香个嘴什么的,让自己在一阵脸红耳热之余。隐隐的感受到一种别样的刺激。可是这会儿,瞧他一本正经的样子。对自己碰都不碰,难道是嫌弃自己了?还是说,前番那流言不是假话,姑爷真要休妻再娶?很有可能啊。他一反常态如今这么用功,难道是未来老丈人,陆炳陆大都督的要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