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 (第4/4页)

;薛夫人对探春这媳妇儿还是满意的,所以也是兴冲冲的打理着一切;再加上这时候周氏又被诊出有孕;整个薛家上下都喜气洋洋的,不过薛夫人还是先放下薛螭的婚事儿,把大儿媳妇儿当个宝似的;毕竟薛螭想娶也得等到探春及笄不是,所以时间还很充裕。

可是薛螭本人现在对这些并不很感兴趣;他还是按部就班的在御林军巡查;期间萧行天也曾私下约过他;他给推了,韩子安来劝看他,他一看韩子安也知道他和萧行天这些破事儿也就没再遮着掩着,他跟韩子安说了自己的想法,比如什么荣王殿下只是一时糊涂,这接下来要各有家室,薛螭不值当他这样等等的话,韩子安看他这样,也不好再说什么,便也没再劝他。

萧行天知道了他的想法,知道薛螭现在抵触这事儿,也不好再逼他。但是萧行天仍在闲暇请他去听戏什么的,当然理由是不能因为这些事儿坏了两人的情谊。薛螭也稍微软化了态度,萧行天看他这样决定还是温水煮青蛙比较好。

可是在萧行天的部分“计谋”还未实行,薛螭就又要出征了。原来在十一月中旬太后的的寿辰时,西南特别是靠近云南地区发生叛乱,其实一开始朝廷并没有重视这件事儿,认为几个乡野暴民成不了气候,可是那里的巡抚竟然在暴乱中被杀,而且诸多守在那里的将士莫名其妙的得病,叛乱的队伍发展十分迅速,等太后寿辰传来消息竟然快要逼近蜀地。

皇帝自然满脸黑气,对此事十分震怒,底下人竟然一直在瞒报,要不是巡抚被杀,皇帝还不知道这件事儿。薛螭在朝会上听闻此事儿,原本没动什么心思,可是皇帝竟然点了景远为副将,他一想到宝钗肯定会担心的要死,不如他就近看着自己这妹夫,便又上书请战。

薛螭虽然在上次征罗刹表现出色,可皇帝原本并不想派他出征,薛螭毕竟是年轻实浅,这回叛乱范围与声势都比较大,皇帝还是希望老将出马,涉及江山统治问题自然是胜券更多才好,可是皇帝又一想大部分老将军手里还掌握着不少的兵权,而且很多都是太上皇时期战功赫赫的将军,如今太上皇尚在,以太上皇人老念旧必不会动这些人,可这些将军也一直是皇帝的一份心病,可看在太上皇的面子上皇帝也不好下狠手,不如这时将这些年轻的将军们提一些上来慢慢的分分这些老将军的权,这些年轻人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总比那些老将军令他安心。

皇帝想了想薛螭年幼,家里又是商人出身,虽然与贾家有着姻亲关系可贾家已不成气候;若不是念着先飞的一点情分,他也查到这贾探春是贾家庶女,这贾探春的嫡母整治贾探春那生母不是一天两天了,皇帝也是从兵不血刃的后宫争斗中在太后当年的毓贵妃保护下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什么没见过,这宅斗和宫斗在某些地方也是异曲同工的,皇帝认为即使重用薛螭这贾探春也反不起多少风浪来,便在元春求恩旨的时候顺势答应了,也算全了与元春这些年的恩爱时光。再加上薛螭是王岩之的徒弟,皇帝也有那么一些私心在里边,于是准了薛螭的折子。并又点了些近二年涌现年轻的将军,对老将军们说是希望这些年轻人也出去历练历练,老将军们也知道皇帝的意思,心里的想法众多,在此就不赘述了。

等薛夫人知道这二儿子又要出征,而且这回女婿还要走,心里也有点儿不高兴,这女儿才和女婿成亲多长时间啊,这就要出征,这战场上刀光剑影的那万一……呸呸呸,薛夫人想到这时忙轻唾了三声,她怎么能想这些晦气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