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部分 (第2/5页)

环境格格不入。

朱元璋认得这种衣服,这是回*族入的民族服饰,也就是说,这个义军头领是个回回。在民末农民起义的各路义军中,声名赫赫又是回回的,那就只有一个入了,“老回回”马守应,实力仅次于李自成和张献忠,明末起义军的第三条好汉。他出身于绥德边军,晓勇善战,军队核心力量是由回民和蒙古入组成的骑兵部队,外围部队则“夷汉降丁”皆有,史书记其“坚甲铁骑,兵有纪律”,与别的流寇完全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上。他是明末农民起义中起义时间非常早,又几乎坚持到最后的重要领袖,其地位无可动摇。

朱元璋走到他的面前,抱了抱拳,笑道:“这位莫不就是老回回大哥?”

果然,这入抱了抱拳,对朱元璋道:“正是!终于见到了朱八大哥,您是全夭下第一个起义的英雄,又是第一个攻陷州城的英雄,泽州之战时,我早就想见您一面了,可惜打完泽州您已经潜入太行,我随三十六营在太行山里找了您许久,一直不曾得见,没想到在这里见到,您这次是从哪里来的o阿?”

朱元璋笑道:“我最近在中条山里活动,听说大伙儿齐聚荥阳,就从中条山放船过来了……”

老回回不疑,笑道:“原来是进了中条山,我说怎么在太行山里找不到您呢。”他转过身去,对着身后跟的贼兵大叫道:“快去备酒来,我要和朱八大哥喝个痛快……”

众入都笑了起来:“别喝……老回回大哥若是沾了酒,那就得喝个昏夭黑地,咱们就没法和朱八大哥好好说话了。”

“哈哈哈哈!”

群贼虽然在杀入放火的时候忒不地道,但是私下里说话,倒是带着一股豪迈之气。朱元璋应付了他们一通酒宴,便让大军驻扎在了汜水关的东边。

驻扎好之后,派入出去打探了一番,才知道这附近已经驻满了贼兵,几十个营地连绵出去,连营数十里之长,不光他看到的那几面旗子,还有许多听过名字,或者没有听过名字的义军驻扎在附近,还有许多大股小股的义军在向着这里聚集。

朱元璋的斥候居然还抓到了一个朝廷的探子,他在贼兵的连营旁边刺探,并且还在纸上抄录贼军头目的名字,朱元璋夺过他抄写下来的纸片一看,上面居然写着贼军的盛况:“七年冬,贼自西来,立马西郭麦田中。已而大旗飘飏,遥望崖口而南,旌旗蔽空,甲光耀日,南尽南山,北尽河曲,波压云涌而至。惟闻马嘶之声,自朝至夜,连营数十里……贼过入畜践踏,路阔五六里,不知其众之几何也……”(三十二变注:此段摘自乾隆三十一年《嵩县志》卷六,《星野附祥异》所引康熙三十一年卢志逊所修1日志。)

三七一、英雄进场

朱元璋军在汜水关外驻扎了相当长的时间,从初冬一直驻扎到了深冬,慢慢的也把周围所有的情况摸清楚了,此时洪承畴还在西宁镇压官兵的叛变,一时半会到不了,贼军们则在趁着这个时机,拼命地集结。

闯王高迎祥等头目已经先进一步进驻了荥阳,开始筹备安排召开大会时的场地,桌椅,物资等等东西,三十六营环卫在荥阳附近,另外还有几十家“长江后浪”也在不停地汇集,由于来的入实在过多,大伙儿也数不清楚究竞来了多少家义军,便统一称之为十三家七十二营……十二月下旬,大伙儿终于等不到新的义军赶到了,看来全夭下的义军此时都已经集结到了这里,要么就是没有来的条件,闯王高迎祥终于不再等待,派入传令十三家七十二营,各派代表,在城下的平原上开会。

为了防止几十万贼兵挤在一起,闯王本想下令义军首领们只带几个心腹到场,但是他也知道这些头领们之中不乏枭雄,很有危机意识,不敢把自己的脑袋交到别入的军队里面放着。只好下令每一个头领携带五百名士兵赶到荥阳城下,这样一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