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 (第4/5页)
这几年生意越做越好,林麦也懂了什么叫做企业名声。有时候你活的越滋润,前面背负的东西就越多,戴柱看她一脸不耐烦的样子,就说,“都这么些年了,什么东西都淡了,咱们就去走个过场,面子上过的去就行了。”
有时候血缘这种东西真的让人蛋疼,天底下无不是的父母,可不奉养双亲的人就是冷漠,恶毒。
林麦点头,“那就这样。”
东西收拾没一会儿,同村就来了好几个人,原本和林麦不太熟的村里婆娘挣着帮林麦收拾东西,刚好戴娇和张莉都轻快了,“嫂子,要不你先回去吧?我看现在也没啥事儿了。”
张莉和戴城一样就是书呆子,猛一下屋里来了这么多人还有些不适应,“那行,那我就先回了。”戴城开着车送人回去,路上张莉还问,“你以前都没说你爸妈在村里人缘这么好?今儿可多人帮忙,太热情了。”
戴城一笑,没解释什么。张莉又说,“我刚听你爸妈说明儿要去你奶奶家,你明儿早来早点儿接我,别让家里人等急了。”
戴城捏着方向盘的手一紧,四五年前很多事儿都充斥到脑海里……但越过去的坎儿,其实也没什么了,“我奶那儿,明儿你就甭去了。”张莉撅起嘴刚想发难,戴城就跟她解释起了当年的事儿,最后又补充了一句,“估计着以后回了B市也不会往来,顶多就是每年邮回去点礼物。不用这么麻烦,你在家多和你爸妈处会儿。”
张莉听他这话直咋舌,“你爷爷奶奶咋这样?好像你爸妈不是亲生的一样。”张莉家也是农村的,爷爷奶奶说偏心也偏心,但没偏心到这个地步,也没黑心到这个地步。
“谁知道呢?”这几年在B市,每年林麦和戴柱都会邮固定的养老钱给两人,但除了钱晚点没寄到后的催债信,没收到过她们一封信。有时候想想戴城有些替父母不值,只被他们放养了十几年,未来却要永远背负着属于他们的压力。
……
“婷婷,你吃什么呢!”刘绫好不容易回一趟老家,就看见在城里养的白白胖胖的闺女又成了泥蛋子,手里还握着个什么东西舔过来舔过去,“黑漆漆的你吃什么玩意儿!”
一把将东西扯了过来,手里没了吃的,女孩儿立马就哇哇大哭了,一边儿戴老太从屋里出来,她人消瘦了不少,嘴巴还利索,“哭哭哭哭,哭个什么劲儿,跟哭丧一样!”计划生育,刘绫第一胎生了个女儿,她又不舍得把女儿送人,现在两夫妻都结扎上环了,基本上戴家大房这一脉就算断了,戴老太对刘绫和她闺女从来没什么好脸色。
“我还想问你呢?你看看你把我好好地闺女给弄成什么样子了?”扯着婷婷的胳膊,刘绫梗着嗓子问,婷婷疼的哇哇直哭。
“我可没时间照顾一个赔钱丫头。”戴老太和戴老头这些年身子骨都不好,戴柱邮回来的钱一开始是全给了戴志强,在城里结婚又要买房,钱太不够用了。可自打知道这两人不能再要孙子,这钱戴老太就扣起来了,这也是为什么刘绫把孩子送回来的缘故。
粮食太紧张了,农村还好家里有地能吃饱,到了外头他们两事业刚起步,单位每个月就那么点儿工资,嫁了人之后嫂子手头越发的紧,娘家也靠不住,根本没法再养一个孩子。
作者有话要说: 其实这篇文章到这里差不多已经趋近完结_(:зゝ∠)_后续的应该都属于番外
有小读者说后面的内容越来越无聊,越来越平淡……暮暮要背这个锅,承认错误,因为一开始设计情节的时候,暮暮只细分了前面的内容,后头的纲太粗,等接下来一忙,也没时间列细纲,写的也越来越粗。
(⊙v⊙)不过这本算暮暮真正意义上的一本小长篇,积攒经验之后下一本希望会更好,更长加油≧?≦
☆、第6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