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部分 (第2/5页)

“皇上说‘那只老鼠不是公的!不过养它朕甘之若怡。’就笑着早朝去了。

“这就完了?”这也值得她卖关子?不是公的……也不是公公,那不是他的某个小老婆就是宫女了,有什么好笑的。

那丫头在我背后小声嘀咕:“看来你真的不是宛仪。”

“我早说过了,本人不是你们嘴里那个什么宛仪,你们搞错人了。”回过头去给她没好气的扮个鬼脸。

“也许正如额真姑姑说的,得找个道士来做法,你走了,宛仪就会回来了。”身后传来她幽幽地轻叹。

也许吧……那天他不是叫人去找那个什么丹道士了么,我耸耸肩。

一抬头,天色已经暗了。

深蓝色的丝绒般的天幕上飘着几朵还卷着残留的阳光痕迹的流云,就像这宫里无处不在的精致绣片上的祥云。越过那在暮色中的光芒显得柔和许多的琉璃瓦上,挂着一轮初升的圆圆满满的明月。

唔……已经深秋了,突然觉得有点冷。

“不过皇上待你还是很好……走的时候还特地把那瓶朝鲜进贡的冷愈膏留下,叫我提醒你每日早晚两次……”

哦?这丫头每天鸡婆地叮嘱我抹这药膏敢情是奉了圣旨,胸口处那道“伤口”如今已转为淡淡的粉红,不提醒还真容易忘记;不过;这药当真不错,我被那铁丝网拉出的那道口子已经愈合得偶尔照镜子都不怎么分辨得出来

不过他待我好?

“不管你是打哪来的,你不是她!”

还记得……那对冷得像冰的眸子,他恨我……

蓦地打了个寒颤。

魇情

87.

“钟离点石把扇摇,果老骑驴走赵桥。

国舅手执云杨板,彩和瑶池品玉箫。

洞宾背剑青风客,拐李提葫得道高。

仙姑敬奉长生酒,湘子花篮献蟠桃。”

*

宁寿宫的戏台上正在上演“八仙贺寿”。

一个鼻子刷得有白粉,勾画着“三花脸”扮相的戏子,正在台上捏着喉咙念着旁白,念完一句就翻一叠跟斗。

“生、旦、净、末、丑”……看来这是武丑了。丑行又分文丑、武丑。文丑中又分为方巾丑(文人,儒生);武丑,专演跌、打、翻、扑等武技角色。

待念完最后一句就径直地翻着跟斗,像被抽了鞭子的陀螺般,不见停。这个叫讨彩,如果在现代嘛,彩头就是戏迷与票友的掌声,而在这古代……

斜眼悄悄往这在宁寿门前新搭的戏台双层戏台的正中看去,那边是……彩色的。

一堆盛装的华服贵妇,里面有宫妃也有命妇,按照品级或站或坐,簇拥着目前这个宫里最大的女BOSS……当今的母后皇太后,顺治皇帝的第二个正宫皇后博尔济吉特氏,而她……据说只比康熙皇帝大十三岁。

清制,先帝的皇后称母后皇太后;,因为她既是嗣皇帝的嫡母,即是宗室礼法上的第一位母亲。而生下嗣皇帝的生母却叫圣母皇太后,〃圣〃是指今上,也就是说她是当今皇上的生母。这两个封号看来差不多却有着尊卑之别。清朝自入关以来遵行儒教,按照礼法,母后皇太后才是最尊贵的封号;也是唯一不是母以子贵的位置,乃是妻以夫荣!

见那戏子卖力的翻滚着,象被风吹着转个不停的风车,这位一向以端庄少言闻名的太后看着乐了,抓了几颗身边一个小漆盘里专门用来打赏的彩头……金瓜子递给身边的太监。

“太后打赏——5枚金瓜子!!!”那公公拿过饰以彩色锦带的“彩头”丢到台上。那人力“风车”才停下跟头,向着北方太后位置磕头谢赏。

这“头彩”完毕,几声锣鼓响,正剧即将拉开,那些个装扮成神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