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 (第1/2页)
經理明顯是沒聽懂,他只是在荀若素收回手時忽然覺得腦後吹過一陣陰風,雞皮疙瘩瞬間聳立,只想趕緊交代完,離開這是非之地。
荀若素也不糾纏,她本來就不是個好管人死活的,於是手一松,放開那經理,「行了,剩下的事我會安排,家裡不方便,就不留胡經理喝茶了。」
「客氣客氣,」胡經理雙腿掄得飛快,將自己塞上了麵包車又點上了火,這才鼓足勇氣,沖門裡大聲嚷嚷,「明天中午我再來接人,這期間姑娘要管飯!」
話音剛落,車已經躥了出去,門前這狹窄小巷被胡經理蹚得如同賽道。
被胡經理扔下的這些人面面相覷,說不怕是假的,涉及生死之事,就算純粹的唯物主義者也會心存敬畏,更何況這一溜的假和尚假孝子吃得就是騙死人的飯,胡經理一走,人群里只剩下兩個帶頭的,一個是負責念經的大師父,一個是吹嗩吶的老頭子。
他們這一行規矩很大,長幼尊卑,主人家不叫喚,都不能進門,因此胡經理與荀若素說話時,他們都碼在外頭,送走了胡經理,荀若素也不開口說聲「請進」,她抱臂在門框子上倚著,又打了個睡眠不足的哈欠。
「請問姑娘是姓荀嗎?」開口說話的是那和尚大師父,法號『元覺』,雖不是個真正的和尚,卻十分敬業,佛家典籍但凡能借閱的都摘段背誦,篤信神佛鬼怪,平常也喜歡讀些奇人異事。
元覺聽人說清渠縣有個荀家,以算命為生,十卦九准還有一卦不可說,可惜命都不長,傳言是遭了天譴。
今日這一樁生意本落不到他的頭上,然而好奇心驅使,他以工資分文不要為代價,才混上了這一趟前往荀家的車。
荀若素薄薄的眼皮子一挑,她平生最怕兩樣東西——過於熱情的人和難以解決的麻煩事。
元覺年紀不小,喜形於色,說話聲因興奮微微顫抖,明顯屬於「過於熱情的人」,但出於禮貌,她還是微微點了點頭……雖說這點頭的姿勢非常敷衍。
荀家在整個清渠縣都算有名,沒見過也多少聽說過,只不過十幾年前,荀家從縣城搬到了市里銷聲匿跡,直到近兩年才重新回到老宅,主人家也已經從三十開外的夫婦變成了一個年輕女子。
荀若素繼承了祖傳的手藝,也擺個小攤子幫人算命,只是一天只算三卦,算紅不算白。
紅事喜慶,本就是個看不出技術的活兒,也說不清準不準,願意替她宣傳的鄉里鄉親不多,有時候連一天三卦都算不全,只能跟今日似得,白送一卦。
元覺也是看在荀家祖宗的面子上,才對這老宅以及老宅中的人深感興趣。
來時興致沖沖,但見了荀若素,這種探訪奇人奇事的神秘感瞬間去了個乾淨,荀若素實在太真實了,外在看起來沒有任何神神叨叨的地方。
傳聞中說荀家血脈目不能視,荀若素看起來也沒有這方面的困擾,普通人一個,硬要說特殊之處,就是相貌姣好,漂亮的像個妖精,雖然她拒人千里不好親近,因這相貌,同她說話卻也有種通體舒暢的感覺。
元覺低下目光,念了聲「阿彌陀佛」,「方才聽姑娘同我們經理說話,似乎今天要送走的人,就是姑娘自己?」
荀若素這會兒也不像要斷氣的樣子……元覺入行這麼久,哪怕是絕戶,也有旁枝的叔叔嬸嬸或表姐表哥來幫忙,從沒遇到客戶自己聯繫好了送自己上路的,說起來多孤苦悽慘啊。
荀若素將手中的紙元寶遞給元覺,元覺不自主地接了,這紙元寶上刷了一層劣質金粉,碰到哪兒就沾到哪兒,只聽荀若素在他身前嘆了口氣,「胡經理到底缺了多少德,能將你們這些人湊到一起。」
「……」元覺聽這話不像什麼好話。
荀若素是真的很著急往棺材裡躺,期待死後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