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 (第1/5页)

有用上了不少勤劳肯干的外来人,而且去岁南下全州的船队也带走了些有冲劲到临海博一把的青壮。

但显然,不论是去年新上任的李知县还是喜欢凑热闹的薛家都还是拿出了在大城中常见的救灾作派,所图不过一个善名。现在渐响应着聚集而来接受善心的,除了个别的老弱病残。居然还夹着不少精壮的闲汉。

不论是乱世流离还是盛世太平,总有些人是专门不事生产吃着伸手饭,更可怕的是这些人手伸得还会很长。

前世里的这场赈灾的结果也不过不外如是……周曼云勾唇一笑,沉声招呼着立在车边的杜玄霜道:“有劳舅舅在这儿看着点。云儿先回家去了。”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女子更是。就算自恃再乱也能稳妥护住自己,确认过情况的曼云也不想冒一星半点的险。至于薛素纨,曼云自认当初劝说家中姐妹不要来现场时说的话,自有人传到她耳朵里了,姓薛的不信不听。又关她周曼云何事。

轻巧的车轮滚动,快速地向霍城驶去,仿若没有留下半点痕迹。

排队等着开赈的人群中,手拿着一只瘦长竹竿的萧泓。扯了扯身上破絮条一样的衣裳,妥妥地松了口气……

周曼云回了周府,就往藏岫楼里躲。可一本书没看两页,就听得青缨报说三姐曼清来访。

吩咐着丫鬟们沏茶拿点心。周曼云一边笑意盈盈地迎着,一边心中叫苦不迭。

在除夕的团年宴上。重归家中的大伯娘谢氏假借着醉意,居然在女眷席上直说了在她眼中徐羽与曼清极配,若是老太爷能玉成,是再好不过。这话,谢氏本来想要透着曼云或是自家两个儿子传给周显,但是小辈们似乎一个二个都办事不利,一直得不到答复又在平日见不到老子的谢氏干脆地换了法子。

当时,四婶闵氏居然附合着称,这主意大善!

只是如果真好,阿爷就早明提了!徐讷父子要离开的事,周显是知道的,而这个联姻的主意,他听周恪报过,也问过曼云,甚至徐羽本人。可是徐羽明确表示无意了。

原本就直当没这事就好,可周曼清节前节后渐增了上藏岫楼的次数,眉梢眼角带的意思,曼云清楚也更觉难办了。

女大不嫁是犯法的。这不是虚言,在陈朝太祖诏令中就明确写过“男十六,女十四以上,听婚嫁”,而陈律中也有着女十七以上不嫁,要罚金课税的规条。虽说到了近年,渐有许多官宦富贵人家会将女儿留到十七八岁再嫁,但也是在找好婆家之后,并不违律,只当是在替婆家再养两年女儿,以示娇宠。

前世有过类似煎熬之感的曼云很明白三姐曼清的大女心态。现下,曼清也未必对徐羽有什么儿女之情,只是被提到一个还算靠谱的婚嫁人选,反复琢磨之下,就越发觉得其人不错,还是值 得一嫁的,大有把自己嫁掉就一了百了的心态,一如前世曼云听到二伯娘要让高维娶她时的如释重负。

想得多了的周曼云眼神直勾勾地盯得周曼清心里直发毛,她忐忑地挪了挪手上的绣样儿,轻点了下曼云的手背道:“云姐儿,你说我给恺哥儿做个这样式的小衫,他可会喜欢……”

十七岁的周曼清,正是女儿家最美最好的时候,肌肤柔光若腻,眉眼清丽,樱唇若滴,一把纤腰更是不盈一握,只可惜被湖蓝色袄子裹住的胸只不过是轻轻地划了个小弧。

师哥若是以胸取人,简直就是个自败福气的笨蛋!曼云的眉梢一耷,闷闷地应道:“小羽哥是要走的!”

“恺哥儿要去哪儿?”,显然本就想拿周恺做个铺垫的周曼清根本就没跟上曼云的想头。

“我师兄。徐羽在开春后会跟师父一起离开,大约也是要去全州的!”。曼云索性大声应道。在除夕那晚,谢氏提到徐羽的好处之一就是家中人口简单。定会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