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3/5页)

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rì久,不能豁然贯通焉。虚灵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府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立如秤准,活如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而。yù避此病,须知yīn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阳不离yīn,yīn不离阳;yīn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jīng,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yù。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

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坤三顺溜溜的一字不差的把太极拳论背给了师父听,师父点点头,“嗯,背得不错,记得很熟。看来你是下了功夫了,但嘴里明白,心里记得,还要身上有这样的功夫。不过,一开始要你做到这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要知道太极十年不出门。”

坤三还陶醉在刚才的背诵当中,感觉自己很是厉害,心里美滋滋的,洋洋得意的答道:“师父说的是。”

师父劈头盖脸的来了一句:“你看你这熊样,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记得个拳论文章而已。你看你得瑟的样子,为师真想一掌拍醒你。”

“师父,知道你厉害了,收起你的大力神掌,弟子知错了。”坤三央求到。

“算你识相,好吧。练起势给我看看。”

坤三收敛了傲气,调身调心调息后,便练起起势一式来。练完后,师父在旁看着,说:“动作是记住了,没有练错。看看功力如何。”

说罢,便抓住了坤三的双手,坤三见师父很是用力的抓住,感觉很是沉重,双手被制服住了,完全不能自己,更别说做起势了动作了。坤三调整了姿势,用力方式,一试还是不行。师父双手还是牢牢的抓着,坤三用尽了吃nǎi的力气,憋红了脸,还是做不了起势。

坤三轻轻地摇摇头,叹了口气,说:“不行啊,师父,手起不来,更别说是把你击发出去了。”

师父这时,才松开双手,说“我刚才是给你喂劲,而你没能听出我的劲,更别说是知道我的劲的程度。”

“太极拳,所谓以柔克刚,力小胜力大,秘密在于能借力打力,你的力给我借来用了”师父继续解释。

“来,你来抓我。”

坤三抓住师父的双手,师父说,你认为抓得牢固可以了,你就点点头。

坤三憋足了劲抓住,点头示意可以了。

一下之,坤三便被抛出了一米多远。坤三迷糊了。怎么会是这样,师父居然没有形体的动作,而我却如此大的反应。

师父继续说到:“你再分别有大力,中力,小力,甚至其他来抓我。看看有什么区别没有?”

坤三按师父所说用力,但次次都能被师父击发出去。坤三一时不服气,牛一般地蛮力死死得捆着师父,师父还是轻松的,未见其形体动,就把坤三打出个一米多远。几下下来,坤三便满头大汗,气喘喘地看着师父,师父依然是站若自如,轻轻松松的。

师父问到:“歇歇吧,舒服吧?”

“很舒服,不会累,周身暖暖的,毛孔都像是开放了”坤三描述着。

“坤三啊,这就是太极拳啊。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