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 (第1/4页)

梦腋苫睢!崩先硕韵衷诘娜兆雍苈�猓�恍南氚锍淖藕⒆釉诠�靡恍��

看着奶奶冻得有些红的脸,林子墨猛想起一件重要的事,帽子有,手套也有了,还有两样东西,他和二哥坐在车厢里还好点,大哥可是要在外边赶车的,忙把口罩的样子,和围巾的样子画给周氏:“娘,你看这两样东西能做出来吗?”说着,在嘴上和脖子上比了一下。

周氏仔细端详了一下:“行,娘试试,这些东西都不错,你大哥省的挨冻。”可以说周氏的手很巧,在黄氏和林雨的帮助下,费了半个时辰就弄好了。

口罩很好弄,两层布加上点薄棉就得,围巾费了点劲,做好了三条才弄出一条合适的。深蓝色的细棉布里,深蓝色福字花的茧绸面,围在脖子上很舒服,就是没有毛线的漂亮。

坐在马车里,打着车帘子,林子墨担心地看着林子浩驾着马车。真想在马车前树立一个牌子:新手上路,请保持距离。幸亏马车是个贵重物,路上真心不多。

林子翰拍拍明显紧张的小弟:“没事的,大哥驾牛车很好,马车也能行。”天天和大哥在一起干活、读书、睡觉,林子翰充满了对大哥的崇拜。林子墨冲他一笑,转头又紧张地看向车外,林子翰只好摇摇头,拿起本书努力看起来。

终于在林子墨的担心中,马车晃晃悠悠地到了县城。学堂离着县城的新家很近,三兄弟决定把马车放到新家里,徒步去学堂。

藤制的书箱太沉,林子墨让周氏做了三个能斜跨的布书包,哥三个把口罩、围巾手套放在了新房子里。身穿一样的宝蓝色茧绸长衫,披着藏蓝色薄棉披风,斜挎着蓝色花纹书包,威风地走向了学堂。

走到学堂门口,和林子墨熟悉的欧阳府小厮来旺正等在那里,看到林子墨眼睛一亮,屁颠颠地跑上来要接过他手里的书箱,但看了半天也没有:“林少爷,您的书箱哪?我家少爷让我在此等您。”

林子墨一笑,撩起披风,露出书包:“在这里哪,不用你拿着,领我们找你少爷去。”来旺惊奇地看了一眼书包,忙在前边引路,进了学堂大门。

青砖灰瓦的门楼,青砖铺地的大院子,院里栽了几颗桃树和梨树,寓意桃李满天下。两排干净整齐的青砖瓦房排列着,传出朗朗的读书声。

走进第三排房子,大开的房门和窗子,让人一眼就看到了里边。有个四十多岁,留着三缕长胡须,白净面皮,长着一双丹凤眼的文静男子坐在上边,一排排的小桌上,坐满了十几岁的学生们,欧阳志就坐在了靠后的位置上。

☆、第18章

来旺上前,轻轻禀道:“陈先生,林家村林氏兄弟来报道。”那先生聊起眼皮看了一眼,眼睛精光闪烁,一看就是不好打教道的人:“先坐去后排,等会做篇文章,不够格的去别的先生哪。”

三人只好小心地上前施了一礼,走到了后排坐下,林子墨痛苦地发现,这不是他以前上学时坐的那种桌子,而是一人一张小木桌,木地板上放着个蒲团,大家都盘腿坐在上边。

林子墨就纳闷了,放着好好的凳子不坐,非要坐在蒲团上,有自虐的嗜好吗?

不过也不敢说别的,刚才几兄弟走过来时,两边的学子们都只是用眼角看看他们,正襟危坐地看着写着字,连欧阳志也是小幅度地摆摆手打招呼,一点也不敢喧哗,看来陈先生是个很严厉的先生。

刚坐下,就有助手前来,每个人发了一张试题,林子墨看了看,题目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头疼地敲敲头,拿出笔墨纸砚,桌子上还被放了一个洗笔的小竹筒。

好在林子墨有了十几年的学龄,对于作文还不费劲,从古到今,作文一直是学生的必修课。林子墨只要在心里打好草稿,在转化为文言文就可以。之乎者也,真他娘的拗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