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部分 (第3/5页)
还真是狗腿呢!我青州大军平日里一向是内部演练,对抗的双方战斗力是不断地水涨船高,现在一遇到外面的军队,当然就觉得他们不堪一击了。”
()
徐盛闻言嘻嘻一笑,也不答言。
太史慈看着眼前的雄狮,想着历史上的陷阵营不过七百余人,心中涌起滔天的豪情:有此军,何愁天下不平!
微笑道:“高大哥可谓是当今统兵第一人!”
生性沉稳的高顺却忍不住赞叹道:“真正厉害的是主上才对,若不是有了主上的奇思妙想的这些在武器上的改良设计,我们岂会应得这么轻松?”
廖化和徐盛深有同感的点着头,眼前的这些按照统一标准生产的武器威力非同凡响,就拿现在强弩兵手中的强弩来说,不但射程极远,而且上箭速度极快,完全打破了人们对弩箭优劣得失的常规认识。高顺眼前有此变化多端的战术有很大的关系很此点有关。
太史慈却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心中叹道:武器?武器能完全的带来战争的胜利?历史上高顺的陷阵营何尝拿过这么先进的武器?但照样可以攻无不克。
战争的决定因素在人,而非是武器。
历史上的中国哪一个朝代的武器不是世界最先进的?可是我们仍然不断地被异族和少数民族所侵略,那是因为我们的战士根本就没有战斗的欲望。
若是一支军队没有战斗欲望,那根本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想到这里,太史慈摇头道:“‘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我一直以为孟子的这句话才是至理名言。”
徐盛出身寒门,书却读过不少,高顺这些年也是勤于研究兵法,所以对孟子这一段话当然是耳熟能详。闻言纷纷点头。
只是他们却不知道太史慈在担忧一些事情。
眼前的青州兵的确是强悍无比,而且现在青州军的数量在二十多万左右,的确是诸侯之首。
可是像眼前这样的军队经过多年的发展也不过才八万左右的人马,将来与诸侯的战争一但打响,这些士兵根本就不够用,他总不能同时出现在几个战场吧?眼前的军队的强悍很大的程度来源于熟练无比的配合,越是集中力量越可以发挥威力,可也正因为如此,才限制了眼前军队的作用,若是分散开来根本就是全无威力可言。
若是我青州兵都是这般素质那该多好。
但太史慈却知道以眼前看来,这有点痴心妄想,先别说单凭西北六县的生产力能不能达到这个目标,就是战士的素质也是问题。
那并非是说单单靠训练就可以实现的。
眼前的这些兵与其他的士兵完全不同,他们的身份是西北六县的自由民,他们知道自己现在的生活得来不易,所以无不拼死效命。他们的头脑处于觉醒状态。
但其他的青州兵不行,他们虽然在青州可吃得饱穿得暖,但还是受着世家大族的控制,根本就是一群乌合之众。这样的军队给他冲锋枪他都打不赢一场战争。
当然,其他诸侯的士兵现在也是这种素质。
所以太史慈现在想的是要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军功制度,可以激发起所有青州兵的战斗欲望,成为真正的天下雄师。
如此,则眼前的青州兵将不会成为历史的绝唱,青州军的强悍将会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不过这需要政治上的配合,否则这军功制度的改革必将会阻力重重。
管宁,到时候你可不能令我失望啊!
这时候,就听见军中再一次响起口号:“林——!”
太史慈停止了沉思,抬头看时,却见对面的徐荣大军在向后撤退。而己方的重装步兵已经从地面站起,左手持盾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