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0部分 (第2/5页)
睹了核爆炸之后,他就不再有任何的怀疑了,这肯定是人类历史上威力最大的炸弹,是人类历史上影响力最大的单件武器,比起原子弹,那些在战争中出尽了风头的先进武器就只能算是小儿科了!
三日后,谈仁皓拿到了一份爆炸测试效果的复印件,随即就乘坐飞机离开了科研基地,直接返回了帝国海军司令部,他的新任务就是把实验结果汇报给甘永兴与聂人凤,至少要让已经收到了部分消息的甘永兴与聂人凤知道整个实验的过程,而谈仁皓作为实验的见证者,他的话是最有说服力的。
根据帝国的政府记录,这次实验爆炸的威力大概是15000吨tnt当量。政府在相关记录方面是比较少的,主要的实验数据都是绝密文件,至今仍然没有公布。这也有情可原,在后来帝国进行的数百次核实验中,最多就是公布实验爆炸当量,而绝不会提到更详细的数据。其他的有核国家也一样,即使在核技术的神秘棉纱已经被摘下来的今天,核实验的具体数据仍然是严格保密的。
最重要的是,这次核实验当时并没有被立即公布。五月份,在薛希岳与其他国家首脑进行会议的时候,他也收到了消息,随即只是向德国与波斯帝国的首脑透露了唐帝国已经拥有了一种可以毁灭一座城市的超级武器,而没有提到是什么武器。
这点点透露就已经足够了,当时德国与波斯帝国也有自己的核武器研究计划,而且这两个国家的元首也都拿到了本国科学家提交的报告,知道能够毁灭一座城市的炸弹指的就是原子弹。毫无疑问,薛希岳这一点点透露,对后来的国际局势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不说别的,当时德国与波斯在对美作战态度上的巨大转变,就与此有关。更重要的是,这两个国家当时还没有核武器的实际经验,对核武器的真正威力还不太了解,更不清楚唐帝国到底制造了多少枚原子弹。按照最简单的思路,如果唐帝国手里有足够多的原子弹的话,那么战争会在几个月之内结束,而且肯定是以美国的无条件投降而结束。
薛希岳是在回国之后才了解到更多的信息的,而他当时下达的第一条命令就是,尽量完成原子弹的实战化工作,同时尽快制造出几枚可以用于实战的原子弹,而不是停留在实验的基础上。首相的这道命令对当时的科学家起到了很大的鞭策作用,因为就在此时,“盘古计划”的科学家还在为到底要不要进行第二次实验而争论不休呢。
在完成了第一次核装置的爆炸实验后,科学家们收集到了大量的数据,特别是对原子弹爆炸之后能量的释放方式有了比较准确的掌握,从而可以基本上确定要使原子弹的破坏效果达到最大程度的理想爆炸高度。而实验装置本身采用的就是“枪式”爆发结构,因此该引爆方式的可靠性也得到了证明。
接下来需要做的工作就是原子弹的小型化,以及根据投弹方式做的一些改进设计。
小型化工作最为重要,当时引爆的实验装置中达50多吨,就算是取掉上面的一些不必要的设备,其重量也超过了轰炸机的承载能力,而且体积更是大到连地面运输都不可能。而按照要求,要用“鹏”式轰炸机投掷原子弹的话,那么其重量就得控制在9吨以下,而且最好控制在5吨左右,这样轰炸机才能够达到最大作战半径。同时,原子弹的外型尺寸最好能够控制在弹舱可以容纳的范围之内,最大尺寸不能够超过轰炸机停在地面时,弹舱顶部与地面的距离。也就是说,原子弹要具有实战使用价值,就必须要完成小型化工作,不然就最多只是拿来吓唬人的实验装置而已。
原子弹的具体结构设计也很重要。不说别的,气压高度引爆装置就必须要做到足够的精确。当然,以原子弹的威力,就算引爆高度高一点,或者是低一点,对其破坏效果也没有太大的影响,而最关键的就是可靠性,绝不能因为引爆器出故障,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