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部分 (第4/4页)

的人都愣了。高建彬为什么要问这些简单的问题?可谁也不敢忽视他的提问。这是三道开胃小菜,后面上来的可能就是大餐了。

吴立辉脑子里一片混乱,他一个省委组织部长,向来关注的只是集团的高层领导们,怎么可能记得企业的经营情况?后面的两个问题他倒是可以说一说,可高建彬的要求是,他必须要按照次序回答问题,这就麻烦了。

冯光海不满的说道:“高建彬同志。吴立辉同志作为一个省委常委和省委组织部长,他日常的工作非常繁重,对企业经营的数据记得不那么清晰,也是合理的。既然你提出了这个问题,那就请你自己说一说吧,你能记得多少的数据,这又代表了什么意义呢?”

冯光海开始反击了,常委们也知道他的用意,你一个新来不久的省委副书记,也是分管组织工作的。你能记得清楚吗?你要是也记不清楚,那这个问题就是无理取闹了。

高建彬毫不犹豫的说道:“海原酒业集团是阳西省第一家白酒上市企业。对外宣传的数据是年销售收入三十八个亿,上缴税收八点九个亿,可事实上呢,就拿前年和去年的数据做一下对比,前年是实现销售收入三十二个亿,上缴税收七点三个亿,去年是实现销售收入二十九点七个亿,上缴税收六点八个亿,今年的情形又是怎么样呢,第一季度的销售,也是黄金季节的销售,占比高达三十的销售,总收入迄今为止还不到八个亿。”

点了支烟,高建彬接着说道:“这些数据大家能从中看到什么呢?就是这个上市企业的业绩在逐年的下滑,已经跌到了历史的最低点!海原酒业集团作为阳西省的品牌,作为阳西省形象的组成部分,作为省财政的纳税大户,向来都是省委省政府的骄傲,可现在呢,荣誉已经过去了,变成了一个易碎的鸡蛋壳。”

面对毫不留情的言辞,冯光海小心翼翼的说道:“建彬同志你列出这么多的数据,到底是想说什么?正是因为海原酒业集团的业绩不佳,省委才会决定调整领导层的,就像你说的,这块牌子绝对不能贬值。”

大家觉得书记的气势降低了,再看看省长王鸿轩,常务副省长董海亮,脸色都很难看,高建彬的意思说的是,表面的东西太虚假,根本就是一个美丽的泡沫。

高建彬说道:“省管企业为了避免权力的过度集中,是分为党委书记、董事长和总经理三个职务的,党委书记负责党务工作,董事长制定年度规划和实施战略,总经理负责贯彻执行这个策略,完成董事会下达的任务。也就是说,总经理的位置决定着企业能否实现预期的目标,所以必须具备相当高的市场经济知识、行业分析能力和一定的企业管理经验,这个职务的选拔是要有条件的。”

王鸿轩眼前一亮,说道:“建彬同志你说的非常好,我也是对这个问题疏忽了,请继续说下去。”董海亮也说道:“高书记刚来阳西省就能对企业的数据记得如此准确,我很佩服,也是我学习的楷模。”

高建彬说道:“我之所以对候选人有疑问,是因为我从这些同志们的履历,并没有看到任何的相关联系,作为党委书记或者董事长,我觉得没有问题,但是要去做总经理,我人是需要斟酌。像是这种特殊的领导岗位,集团领导同志和职工们的意见很重要。”

紧接着说道:“吴立辉同志,省委组织部的考察组,究竟在集团进行了多少场谈话,对象又是哪些人,你不能说你不知道吧?部务会议应该是有详细汇报的,现在请你吧这方面的情况介绍一下。”

吴立辉顿时又疯了,考察组考察的是被提名候选人的单位,对海原酒业集团只是象征性的做了一次谈话,谈话的对象是集团领导班子的成员,并没有深入的进行,这话怎么回答?冯光海看到吴立辉憋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