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打牢根基 (第1/2页)

所谓“授田”也叫行田,顾名思义这是一种国家将自己所拥有的土地授予农民的土地制度。

伴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各国的农民已经有了开垦更多土地的能力,这导致了从夏朝以来一直实行的井田制逐渐崩溃。

面对着日益严重的“公田不振、私田成风”的现状,春秋时代的数百年之间,无数霸主贤臣为了富国强兵都无一例外地进行了变革。

时间的车轮在历史的大道之上滚滚向前,天下经过了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来到了更加残酷的战国时代。

在魏国这个出自三晋的新兴国家之中,一场相比于之前的改革更加深刻的变法却是正在一位雄主、一位名臣的主持之下进行。

这就是历史之上着名的战国时代第一场变法,李悝变法。

李悝变法对于魏国的改变几乎可以说是全方位的,而其中自然少不了对于魏国土地制度的改变。

面对着已然到了生命尽头的井田制,拥有着几乎所有变法者都拥有的巨大魄力的李悝,并没有死抱着这个已经腐朽的制度。

通过明文书写的律法,李悝彻底废除了施行已久的井田制,让这个腐朽的制度在魏国被彻底扫入了历史的垃圾堆。

当然一个事物的腐朽必然意味着另外一件事物的兴起,这是宇宙之间亘古不变的法则,而李悝在废除井田制的同时,也在思考一项符合魏国实际的更为先进的土地制度。

最终,在结合先辈实行的种种制度所得到的经验,并详细考察了当时魏国的现状之后,李悝提出了自己授田于民的想法。

李悝主张如果想要完全发挥一个国家所拥有的实力,必须要丈量全国所拥有的土地,然后根据土地的贫瘠估算出产量,并制定出合理的税收制度。

不仅如此李悝还主张将国家所拥有的土地授予农民,这样做既能增强农民的积极性,也可以使得国家所拥有的土地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需要注意的是此时此刻授予农民的不过是土地的使用权,全国土地的真正所有权还在魏国权力最重的国君手中。

有了授民于田这一前提,再加上之后“尽地力之教”、“平籴法”等一系列农业之上的改革,魏国这才能够将自己的国力完全发挥出来,并逐渐从天下诸侯之中脱颖而出。

可以说李悝变法让魏国得到了蜕变,同时它也是以后战国各国变法的重要参考,其中就包括了秦国的商鞅变法。

……

“呼……”

将公孙颀所诉说的一番话语完全收入耳中,魏侯魏罃脸上神情严肃,更是有一声长叹缓缓吐出。

数息之后,平复了一下心中生出的几分激荡,魏罃从内心深处发出了一声赞叹,“以前我还不太清楚,但是经过相国这一番分析之后,我却是明白了李悝相国真乃奇才也。”

“君上所言甚是。”对于魏罃的这一声称赞给予完全的赞同之后,就听几案之后的公孙颀继续说道:“李悝相国当年之策不仅使我魏国富强了起来,更是如今收服秦东之地的良策。”

“如今秦东之地虽然名义上已经实行了初租禾这样的新政,但是往日腐朽的井田制依旧存在于广大的农人之间。”

“君上试想一下若是我魏国能够废除井田制,而将那些土地授予秦东农人,获得利益的秦东农人又怎么可能不会真心拥护我魏国?”

此刻,端坐在君位之上的魏罃听着耳畔相国公孙颀所描绘的美好前景,脸上随即露出了几分兴奋的神情。

“相国所言极是。”

一声话语落下,魏罃当即从坐席之上站了起来,视线更是紧紧地注视着一旁的公孙颀。

“不仅仅是秦东农人,我魏国若是在秦东施行授田,泾水以西的秦人说不定会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