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 (第2/5页)
微微一笑,说:“若是有人送这样的礼物给你,别说戴了,就是收都不会收,可是蓝菲儿就不同了,张狂惯了,收到我的礼物后,还不得马上戴上显摆一番。对了,你想到什么好办法?”
哼,你对女人倒是挺了解,我狡黠一笑,说:“别忘了我是一个记者哦,虽然是你口中最不适合当记者的记者,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以采访为理由进到福利院,只要进去了,就一切好办了,是不是?我的摄影大哥!”
第四十三节 书呆子
徐锵对我的建议欣然接受。我们先沟通一番,然后稍作修饰,便直奔福利院去了。
在保安室简单说明来意后,一位据称是管理处潘主任的福利院工作人员向我们走来。我一看,正是早晨与蓝国威见面的中年女人。她微胖,身穿花色连衣裙,戴着眼镜,说话挺和气。
我编了一个高大上的理由,以《探访盛夏中的儿童福利院》为主题,主要内容包括关爱福利院儿童暑期生活,展现院职工盛夏工作状态等。潘主任似乎颇感兴趣,在查实我的记者证后,打了一通请示电话,便带我和徐锵进去了。
我得意地冲徐锵挤挤眼,徐锵则给我一副“这才哪儿到哪儿”的神情。
潘主任将我们带到她的办公室,我拿出随身携带的录音笔,一本正经地开始访问她。徐锵对她取了几张相片后提议在福利院内取几张外景图片,潘主任同意了,但要求徐锵必须在本院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进行。
潘主任算是絮叨的一类访问对象,话多,表情多,容易跑题,我也不插话,反正她多说一会儿,就为徐锵多争取一些时间。只是不一会儿,被派去陪同徐锵的工作人员回来了,说是一转身就找不着那位摄像记者了。我憋住笑,假装习以为常地说:“他们搞摄影的就是这样,看到合适的场景就什么都忘了,不用管他,丢不了。”潘主任皱皱眉,说:“不是怕他丢,是怕他……”这时我打断她,说:“潘主任,您刚才说的观点特别好,特别新颖,您再顺着说下去,出版后一定能在读者中产生巨大反响,现在像您这样能干又能说到点子上的领导太少了。”潘主任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说:“这些都是我常年工作经验之谈,算不上什么观点,只能算是一点见解,或者一点思考而已……”听着潘主任又絮叨起来,我松口气,徐锵,只能帮你到这里了!
访问进行了两个小时,就在我绕来绕去快词穷句短之时,徐锵回来了。他首先道歉不该乱跑,然后向潘主任展示了他采风的成果。不得不承认,徐锵颇具摄影天赋,他拍的无论是人物还是场景,抓取和光线都不亚于专业水平。看见潘主任满意地点点头,徐锵指指门外,我心领会神,是时候了,于是对潘主任说:“潘主任,今天采访成果甚丰,谢谢您的配合和支持,我们该走了。”
在潘主任的目送下,我们钻进车里,直到福利院消失在视野里,徐锵将车停下,我迫不及待地问:“怎么样,怎么样,发现什么没有?”
徐锵拿出摄像机,调出一张相片让我看,正是那个被蓝国威唤作明明的男童!
徐锵说:“据明明说,他叫做姥爷的蓝国威很疼他,几乎每周都会去看他,但他叫做妈妈的蓝菲儿就去得少,而且每次去都是天刚蒙蒙亮。这个说法佐证了我们在窃听器里听到的对话,这个明明或许就是蓝菲儿深藏已久的秘密。还有,明明并没有被福利院登记在列,据他说,他的起居生活由潘老师亲自打理,他口中的潘老师就是我们刚才见到的潘主任。所以我想,这个潘主任一定知道明明和蓝菲儿的关系。”
我目不转睛地看着相片上的明明,轻叹口气:“可怜的孩子。”然后小心地问徐锵:“你舅舅该不会是……”
徐锵说:“应该不是你想的那样,舅舅七八年前生过一场严重的疾病,也就因为那场疾病,我才能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