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 (第3/4页)

常设的将军官车骑将军”最早见于《史记?灌婴传文曰:“以御史大夫受诏将郎中骑兵东属相国韩击破齐军于历下。所将卒虏车骑将军华毋伤及将吏四十六人。”后灌婴又“以车骑将军从击破燕王臧荼”、“以车骑将军从击反韩王信于代”、“黥布以车骑将军先攻布别将于破之此时的“车骑将军应是战时临时受命的军队将领。还不能说是固定官职。

“车骑将军”正式以固定官职出应在汉文帝前元元《史记?文帝纪》载孝文元年十月“壬遣车骑将军薄昭迎皇太后于代”。《文献通考》曰:“车骑将汉文帝元始用薄昭为车骑将军。”后来汉武帝为霍去病专设一重号将军——骠骑将位次大将军。车骑将军是西汉时期重要的武官之一。执掌四夷屯jǐng、京师兵卫、征伐背叛、出使宣诏、荐举官吏、重要的迎来送往礼制xìng活动等。武帝时主要以功臣与亲信担此后主要以外戚担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汉后期皇权旁落外戚的事实。

东汉的将军也是zhōng yāngzhèng fǔ的重要组成部有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大将军位在三公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在三公下。前、后、左、右将位在九卿不常置。东汉中期以太后临朝称外戚以大将军执与太傅三公合称为五府。

“车骑将军”的执掌。《史记》、《汉书》均未明确记《汉书?百官表》“前后左右将军”下有“皆掌兵马及四夷”的记载。《后汉书?百官志》曰:“将军不常置。本注曰:掌征伐背叛。”刘昭补注引蔡质《汉仪》曰:“汉置大将军、骠位次丞车骑、卫将军、前后左右。皆金位次上典京师兵四夷屯jǐng。”可见车骑将军的执掌主要应为四夷屯jǐng、京师兵卫、征伐背此据史书记车骑将军的执掌还应有重要的迎来送往礼制xìng活动、出使宣诏、荐举官吏等。

四夷屯jǐng:文帝前元“十四年匈奴寇杀北地都尉遣三将军军陇西、北地、上中尉周舍为卫将郎中令张武为车骑将军渭车千骑卒十万上亲劳军勒申教赐吏卒”;后“六年匈奴三万骑入上三万骑入云中。以中大夫令免为车骑将军屯飞狐”;文帝末“令中尉亚夫为车骑将属国悍为将屯将郎中令张武为复土将军”。《卫青传》曰:“元光六年拜为车骑将军击匈奴出上谷。”

“元朔五chū令青将三万骑出高卫尉苏建为游击将左内史李沮为强弩将太仆公孙贺为骑将代相李蔡为轻车将皆领属车骑将俱出朔方。”

《汉书?宣帝纪》地节三年诏曰:“其罢车骑将军、右将军屯兵。”

京师兵卫:废昌邑王时“光使尽驱出昌邑群置金马门外。车骑将军安世将羽林骑收缚二百余皆送廷尉诏狱”。

征伐背叛:《冯奉世传》永光二年“陇西羌彡姐旁种诏召丞相韦玄成、御史大夫郑弘、大司马车骑将军王接、左将军许嘉、右将军奉世入议”;《王莽传》平帝时翟义王莽派“纳言将军严尤、秩宗将军陈茂、车骑将军王巡、左队大夫王吴亟进所部州郡兵凡十万迫措前队丑虏”。

迎来送往礼制xìng活动:文帝元年“遣车骑将军薄昭迎皇太后于代”;《张汤传》“昭帝未大将军光白太徙安世为车骑将与共徵立昌邑王”;《汉书?平帝纪》曰:“新都侯王莽为大司领尚书事。秋七遣车骑将军王舜、大鸿胪左咸使持节迎中山王。”《霍光传》曰:“宣帝始谒见高大将军光从骖上内严惮若有芒刺在背。后车骑将军张安世代光骖天子从容肆甚安近焉。”

出使宣诏:《匈奴传下》曰:“有诏:‘勿议罢边塞事。’使车骑将军口谕单于曰:‘……故使大司马车骑将军嘉晓单于’。”《西域传下》云:“车骑将军长史张翁留验公主与使者谋杀狂王状。”

荐举官吏:《甘延寿传》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