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部分 (第3/5页)

当大军围成之时,憎人道澄组织僧众,用佛幡垂于城墙下,把刘武周的士兵拉入城中,于是刘武周便轻松的攻陷了介州。

当刘武周接连攻城略地的消息传到长安后,李渊终于坐不住了,长安的满朝文武,也终于认识到了刘武周的厉害,知道他确实不是梁师都之辈可以比的。

而与此同时,王世充也分兵十数万,向大唐的义州、西济州等地全线进犯,来势汹汹。梁师都方面,在屡次攻打灵州无果后,改换了目标,与突厥合兵以数千骑兵侵犯延州。

江汉方面,梁国皇帝萧铣,也于这时派手下将领杨道生向大唐的峡州大举进犯。

所以这时,大唐已是同时面临着四方势力的的进攻,形势可谓十分不妙,大唐实则已面临着开国以来的第二次大危机。

六月初八日,突厥使节前来长安通报始毕可汗的讣闻,李渊在长乐门(皇宫南面三门之东门)举行哀悼仪式,三天不上朝,命百官到使者住所吊唁,又派内史舍人郑德挺去慰问处罗可汗,赠丧仪三万段。

李渊这是希望以此缓和与突厥的关系,避免突厥人趁火打劫,加剧大唐面临的困境。

初九,李渊召集了部分的王公大臣,在武德殿中议事,李隐自然是也在其列了。

所议之事,无非是该如何应对此时的局势,李渊采取先易后难的方法,让大家先讨论该如何应对萧铣、梁师都,之后再商讨刘武周和王世充。

萧铣攻峡州,无非是为了要图谋大唐的巴蜀地区,而巴蜀之地,是赵郡王李孝恭宣抚而来的,派他前去主持大局,最是适合不过了。

不过众人都知道,李孝恭之所以能成功的招降巴蜀之地,是因为那些地方的太守、县令和各族首领都事先派人到长安商议妥了的,李孝恭个人的军事能力到底怎样,是不能定论的,所以仍需给他派一个具有军事才能的人才行。

“庆州总管李靖可为副将。”李隐这时说道。

李靖因开国之战的各种功劳,被拜为庆州总管,镇守关中的北部地区,他为人性情比较孤僻,虽是李隐帐下出来的,但镇守庆州后,却少与人来往,也几乎没跟李隐通过书信,就像是个孤臣一样。

以李靖的大才,镇守在一州之地实在是一种浪费,所以李隐这时才会向李渊极力举荐,何况在历史上,李靖也是跟李孝恭一起搭伙对付萧铣的。

自从当初李靖以区区几千兵马平定了离石郡,他的军事才能便为人所知,所以这时李渊稍一考虑后,便同意了李隐的提议。

至于梁师都,李渊则看向了李隐,李隐现在节制关北兵马,理应为大唐解决这个麻烦。

在李隐看来,梁师都已不配他亲自出马,所以他提议让行军总管段德操去应付,段德操是段孝先的儿子,有善战之名,李渊对此也同意了。

商议完萧铣、梁师都后,就该刘武周和王世充了,李隐和李世民都主动请缨,要去与刘武周交战,收服失地,解救晋阳。

王世充来势虽大,但大唐对其早有防备,于双方的边境修了许多防御工事,要想他抵挡住,应该不是难事,相比之下,现在的刘武周就要难对付得多了,李隐与李世民都是高傲之辈,自是都选择最难对付的人请战了。

然而就在这时,裴寂却捋须笑道:“小小刘武周,岂用晋王与秦王亲自出马?让老夫带兵前去,定能将其生擒来长安献给陛下!”

李隐和李世民听后,都是一阵错愕,裴寂也懂带兵?他哪来的自信能生擒刘武周!

裴寂随即又向李渊拍着胸脯保证,要李渊让他带兵迎战刘武周。在李隐定河西,李世民灭朱桀后,裴寂就想着也要带兵出征,以增加一下自己的军功。

在裴寂看来,刘武周无疑是很适合的人选,他并不如李隐与李世民所想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