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第3/4页)

阿西莫夫顺口答道:“盲人肯定会这样。”说着,伸出食指和中指,做出剪刀的形状。

结果汽车修理工一听后笑了:“哈哈,你答错了吧!盲人想买剪刀,只需要开口说‘我买剪刀’就行了,没要必要做手势。”

聪明的作家,这时不得不承认自己是个“傻瓜”,陷入了思维定式的泥潭。

实际上,并不是因为学的知识多了人就反而会变笨,而是因为人的知识和经验越多,就越有可能会在头脑中形成较多的思维定式。这种思维定式会束缚人的思维,使思维按照固有的路径展开。

心理学家指出,人们在一定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使人们习惯于从固定的角度来观察、思考事物,以固定的方式来接受事物。

前不久,有这样一组新闻:某知名大学拟破格录取38岁车夫读博士。原因是,这位38岁的车夫,多年来一直怀着对古代典籍和古文字学的真心热爱潜心自修,其水平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甚至是许多教授不能比的。而在新闻播出前,人们对他还只停留在老眼光中:高中毕业,严重偏科导致高考落榜,下岗后为谋生计蹬三轮车。看来,生活中潜伏着各式各样的优秀人才,我们决不能被思维定式所困。

美国心理学家迈克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从天花板上悬下两根绳子,两根绳子之间的距离超过人的两臂长,如果你用一只手抓住一根绳子,那么另一只手无论如何也抓不到另外一根。在这种情况下,他要求一个人把两根绳子系在一起。不过他在离绳子不远的地方放了一个滑轮,意思是想给系绳的人以帮助。然而,尽管系绳的人早就看到了这个滑轮,却没有想到它的用处,没有想到滑轮会与系绳活动有关,结果没有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

实际上,这个问题并不难。如果系绳的人将滑轮系到一根绳子的末端,用力使它荡起来,然后抓住另一根绳子的末端,待滑轮荡到他面前时抓住它,就能把两根绳子系到一起,问题就解决了。然而,人们被思维定式所困,如此简单的问题都没有解决。

心理学家迈尔于1930年研究过定式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认为定式有时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有时会妨碍问题的解决。

小艾与大明称得上是青梅竹马,如今两人结婚已三年。大明一直想要个小孩,无奈小艾铁定心要做丁克,一次一次地用“有了小孩好吃的就都被他吃去了”的荒唐理由囧倒众生。夫妻俩青梅竹马、关系和睦、相互尊重。谁都不想强迫对方做不愿意的事情,但是,生孩子毕竟是大事,也不能完全任由小艾说丁克就丁克。于是,两人决定用一种古来而有效的博弈方式 ——抓阄。

公证人是双方的老人。实际上,老年人哪一个不想抱孙子的?为了劝服小艾放弃做丁克的打算,他们做足了功课。今日,小两口决定抓阄,他们私下决定瞒着两人,做点手脚。他们认定了一向万事我为先的小艾会先去抓纸团,于是把两个纸都写上“要小孩”三个字。激动人心的一刻到了,果不其然,小艾一马当先,要求先抓阄。结果令老人们大失所望的是,小艾竟然抓起一个纸团给吞了,并说:“大明,你抓,要是你抓到‘要小孩’的纸团,那我吞掉的这个就是‘不要小孩’了。”

结果显而易见,老人们的思维定式决定了自己将抱不上孙子,而小艾对思维定式的突破则达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

其实,现实生活中能够把人限制住的,只有人自己。人的思维空间是无限的,至少有亿万种可能的变化。也许我们正在被困在一个看似走投无路的境地,也许我们正囿于一种两难选择之间,但无论什么时候遇到什么样的情况,我们一定要明白,这种境遇只是由我们固执的定式思维所致,只要勇于重新考虑,开拓思维,就一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