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部分 (第4/4页)
,杨定国虽然是国老,又是张迈的长辈,一时也被压得说不出话来,他心想殿上诸人,或只有郑渭能阻止张迈,连使眼色让他说话。
郑渭也是经历过军战的人,虽然不管军事,却也通晓军事常理,知道杨定国所言不虚,但见张迈这时十分刚愎,不敢触他的霉头,便改了个口气,道:“元帅,如今纵然要出兵,也还有一项大难处啊。”
“什么大难处?”
郑渭道:“契丹攻破府州麟州,府麟百姓尽数西奔,不一日又破套南,套南百姓也西奔。本来他们都属小唐境内,但眼见中原大乱,这些百姓便都不走河东,也不走关中,却都朝河西用来了,府、麟二州加上套南,逃难的口数不下五六十万,如今已有三十余万渡过了黄河,尚有二十余万在黄河、灵州、夏州之间,呻吟辗转于胡骑铁蹄之下!”
张迈笑道:“这是你的事情,我不管你!再说河西不是有存粮么?”
郑渭道:“坐吃山空啊,就算养得他们三五个月,但眼看着局势,来年只怕他们也回不去,而且他们又都是紧急逃难,几乎都是空身而来,想要安置好他们,那实在费一番功夫。”
张迈笑道:“这却是好事!”
“好事?”郑渭不明白。
张迈道:“咱们刚刚打下了偌大的疆土,正愁地广人稀,现在来了这么多人,不是好事么?你可将这几十万人,分出善于耕种的,前往河中、印度,那里突然肥沃,再分出耕牧两能的,前往轮台实边,若有那失了妻子的鳏夫,也诱他们西行,那里有许多孤女寡妇等着他们去抚慰,你不是说黄河以东还有二十多万人呻吟辗转于胡骑铁蹄之下么?”
他说到这里,脸上现出怒容来:“既有这许多同胞在家门口受苦受难,你们居然还在这里坐而论道!侃侃而谈!说什么士兵疲累,说什么兵员不足,这是见死不救的借口么!”
杨定国和郑渭面面相觑,心中叫苦:“元帅西征归来,踌躇满志,将天下人都不放在眼里了。只是河西缺兵乃是实情,这番可如何是好。”却是被张迈以豪言壮语堵得说不出话来。
这是杨信、徐从适二人进来,尚未禀报,张迈已问道:“子业、辅国,你们刚刚经过万里驱驰,现在累不累?”
杨信徐从适本来是要来回报军情,听张迈一问,徐从适反应较慢,杨信性子较直,脱口道:“说实话,累。”
张迈又道:“你俩是府州麟州的人吧,可听说府麟二州以及套南百姓,有几十万人还在黄河西岸受苦受难?”
杨信徐从适比张迈更早回到河西,张迈这一说两人忍不住眼泪都掉下来了,张迈道:“我如今要发兵前去救人,只是你们如此疲累,却不知道还能加一把劲,随我去救人否?”
杨信徐从适一听,齐齐跪下道:“为救家乡父老,愿供元帅驱驰,这七尺之躯,死而后已!岂敢以疲累而误我家乡父老之性命!”
第一六四章 三十万众戍轮台
张迈听得他二人这样说,心中大喜,对杨定国道:“国老,你请安抚河西诸部,郑渭,你好好料理后勤,却看我东进破敌给你们看!”
杨定国急道:“契丹如今是耶律朔古挂帅,元帅要破敌,却哪里来的精兵!”
张迈笑道:“耶律朔古,那是老朋友了,好,好!更好了。”见杨信似乎有话说,便让他开口,杨信道:“郭都督派我们二人来禀告元帅,目前已经整顿了大军三万人,有陌刀战斧兵四府共计四千人,府兵骑兵十二府一万二千人,步弩十四个府一万四千人,衣甲齐备,只是缺了两支精锐冲锋骑兵。”
杨定国大惊道:“郭威哪里找来这许多兵马?我怎么不知道!骑兵步弩也就算了,他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