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部分 (第2/4页)
胤綦绝望的爱,花月容对萧慎之无望的爱,萧慎之对庄晔晴压抑的爱,庄晔晴对杨峰无奈的爱,等等。只不过,这些爱情,都是没有结局的,而且都是悲剧收场。因为我觉得,在宫廷里说爱情,实在太奢侈了,倒不是为了悲剧而悲剧,而是有了爱,注定一定是悲剧。
此外,友情虽然非常脆弱,特别是在那样特殊的环境,多数人又是女人的情况之下,但是,却也不能说完全没有。比如说,萧慎之与乔静远的知己情,乔静远与花月容、白玉瑕的姊妹情,与辛梓菊的主仆情,与庄晔晴、黄翠仪的友情等等。
虽然乔静远经常觉得,是自己害死了花月容,逼走了白玉瑕,可是,倘若她真是对她们毫无情谊的话,又怎么会心怀内疚?辛梓菊虽然一开始,就是为了让乔静远跳下圈套,而对她全力辅助,但是客观上,两人的感情,却也不是一下子便能割断的,否则,辛梓菊何必又出手相助,乔静远何必在其死后,黯然神伤?
只不过,这种情谊,有时候很脆弱,有时候很矛盾,瞬息万变,有时候,可能连当事者都陷入其中,看不真切。
对于结局,之前曾经想过多种设想,倘若让乔静远死了、疯了,太过悲情;倘若让她如愿以偿,登上后座,甚至做了太后,过于理想。过于悲情,或是过于理想,我都觉得,并非最好的结局。也许,让她继续悲凉地斗下去,这才会是她最后的归宿。历史总是一种轮回,在后宫,后何尝不是如此?只要还要有后宫存在,女人的斗争,便一直会继续下去,永无止境。喜欢乔静远的人,你可以认为,她明天便登上了后座,厌恶她的人,你可以认为,她明天便挫骨扬灰。明天的事情,谁知道呢,何况是在后宫?
此外,想说说书名。原本称作《宫怨词:铜雀春深》,这个名字也许比较婉约,可是却与文风不符,而且“铜雀春深”,要么人家会以为,是写三国时期的故事,要么人家以为,主角是乔静远和乔伊静。如此一来,便与内容有出入。后来,才改作《宫闺风云录》。
这个名字说来好笑。也许有人已经看出,我的书名写了白字,多数人都知道“宫闱”,却没有听过“宫闺”。当时我没有察觉,后来有人告知,我特意查了字典,果然是只有“宫闱”。不过在我印象中,似乎有“宫闺小说”的说法,用百度搜索,却又真的有人使用有“宫闺小说”这个词。所以至今为止,我都不知道到底是不是写了白字,还是说,网络里的人,也像我一样,写了白字?不过既然用开了,就没有改了。
最后,非常感谢各位,能够捧场看我的作品。第一次写长篇小说,想表达的东西很多,但因水平制约,能表达出来的却很有限。错漏之处恐怕不少,不便之处,敬请谅解。
对于一些疑问的解答
大致看了一些读者的留言,对于几个细节,有人提出质疑,认为设置不合理。在小说完结之前,我并没有回复,因为只怕是被人认为“解释等于掩饰”,既然如今已经完结,再拿出来商讨一下,倒也无妨。至于各个帖子的质疑,我就不一一回复,就在这里统一说说吧。
质疑一:为什么要孙柔要设置一个假的“方淑怡”,如此做法,实为多此一举,倘若有他人告知乔静远,岂不露出破绽?
个人想法:这个确实是个险招,但是,第一:孙柔当时怎么可以确定,乔静远已经完全信任梓菊?恐怕连梓菊本人,都不敢确定。她们需要一件事,让乔静远完全毫无二心的信任梓菊,事事听从于她。同时,也是为了吓住乔静远,让她不要对凌层安轻举妄动,保住这颗“棋子”。
第二,“方淑怡”一事,提到“杜鹂音”和赵奕筠,乔静远只要是个正常人,都知道此事严重,是“宫中禁语”,绝对不敢随便到处乱说。
第三:“方淑怡”是个“过气”嫔妃,其余人等有可能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