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部分 (第2/5页)

任钟谨:“对,就是这样,非常清楚。丁医生,这种区别很重要吗?是不是意味着我的味觉还没有退化,就是很简单的口苦症?给我做检查的医生也说了,这可能是因为精神压力大,再加上饮食不规律导致的,按中医的说法就是热湿滞积……”

在丁齐这位医生面前,任钟谨倒更像个医生,自己先说出了一堆医学上的描述与诊断结论。丁齐并没有打断他,就听任钟谨说,同时在观察他的行为模式与心理倾向。

任钟谨是一名警察,他虽然跑来看心理医生,但潜意识中的倾向就是在告诉丁齐:你听好了,我什么都明白,你可别想糊弄我!这反应了任钟谨的职业习惯,他是不会轻易相信人的,尤其是这种一对一坐在房间里的场合,他不自觉地就对丁齐带着一种审视的态度。

心理医生也有自己的那一套望闻问切的讲究,从求助者进门时,丁齐就开始在脑海中建立心册,模型就是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假如一个心理医生走出心理诊室,与平常人并没有什么两样,或许只是对心理问题敏感一些。因为在平常生活中,一个心理医生绝对做不到总是像工作状态下那么专注,也不会给自己所见到的每一个人在心中建模,因为那样实在太累了,更重要的是也没有钱挣。

丁齐曾经就是那样一位心理医生,但他突破大成修为后,在心理诊室内外好似已无太大区别,很多事情都处于一种自然状态中。

丁齐看到此时的任钟谨气息紊乱、纠结,被焦虑的情绪笼罩,他甚至还能看出来此人最近吃得怎么样、睡得怎么样,什么时候吃过饭、消化得好不好,什么时候睡过觉、睡了多长时间、睡眠质量如何。

这就是丁老师的本事啊,他甚至能看出任钟谨内心中的想法,包括那些任钟谨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想法。

丁齐仍然微笑道:“有区别,当然有区别,我现在差不多可以确定,您的问题就是心理压力引起的,而且是外来的压力。内心冲突一般有可能来自自我怀疑,但是您并没有太多的自我怀疑倾向,对自己还是持一种肯定的、正面的态度,只是遇到了可能威胁到自我评价的事件。

说得通俗点,您自认为是个好人,却遭遇到外界强加给你的压力,逼迫你去做一个好人不应该去做的选择。

您的口苦症是心理压力的外在表现形式,目前来看只是一种心理症状,但心理问题也会导致生理问题,失眠、焦虑、食欲不振、烟酒过度都会影响到健康。而您这几天在每次睡觉前,都会吃很多东西、喝不少酒,更是直接导致了口苦的症状。”

交谈的重点往往就在于细节,任钟谨自己并没有说最近是否失眠、食欲不振,更没有谈到会在睡觉前吃东西、喝酒这些细节,丁齐也没有问他,而是直接用肯定的语气说了出来。

任钟谨眼神一亮道:“丁医生,您太神了,一眼就看出来了。我这几天的确在每次睡觉前都会吃点东西喝点酒,否则就睡不着觉。我在网上也查到了资料,吃完了就睡不活动,会引起肠胃功能呆滞,食物在肠胃停留过久,很容易产生湿热,也会引起口苦。”

这位警官还是按照固有的思维习惯,自己先给自己做了个诊断。给这种人做心理矫正其实挺费劲的,因为他习惯了在工作中去诱导别人,而不是接受别人的暗示引导。

丁齐很明确地以否定的语气道:“我看您的消化功能还可以,最近并没有出现什么积食、便秘、腹泻的症状,就是口苦。”

任钟谨诧异道:“这也能看出来?”

“当然能,这只是很简单的观察技巧。”丁齐做出了很肯定的回答,同时在心中暗道,根据刚才交谈中透露的只言片语的信息,一位优秀的心理医生就已经可以得出判断了,根本不需要什么观身术、望气术秘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