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 (第2/4页)

,陈小山终归要离去。然后她开始害怕,害怕自己有一天会死,还没等到自己想要的就死了。

塔吉娜终于还是回自己房间去了,她没有再给陈小山一个胡思乱想的回眸一笑。

第二天一早,他们在老太太的无数个拥抱之后,起程回山寨。还是那辆驴车,还是那个赶车的老头。这些天,和塔吉娜在一起,学会到的东西并不多,不知道老哈究竟要塔吉娜教自己什么。

山上的气氛有点不对,大家荷枪实弹。洞口蹲坐着一男一女两个外国人,陈小山的第一反应就是,这帮家伙又绑架了。

每个男人都热情地和陈小山拥抱,欢迎他归来,女战士则微笑地朝他挥手。

在洞中,老哈告诉他们,将用这两个法国人去换回塔吉娜的父亲,现在已经把消息传达给了巴国政府,绑架这两人的目的就是换人,否则,后果谁都知道。

塔吉娜脸上露出高兴的笑容,她的父亲已经被抓走半年多了,希望这次行动真能把父亲救回来。一切看似简单,操作起来却困难重重,身在拉瓦拉的长老已经和政府代表谈判过一次,但结果并不理想,这是两个法国记者,法国政府通过外交手段向巴方施加压力,尽快援救被绑架人员。

绑架的风险很大,政府军正四处搜索,如果找到他们,免不了一场激战。即便如此,陈小山还是有点渴望打一小仗,真正体验一下枪林弹雨的感觉。通过一个多月的训练,不亲眼见识一下交火的场景,太可惜了。在中国的和平年代,只有警察偶尔有机会感受一下枪战是怎么回事,如果能让陈小山在异国他乡赶上这档子事,那就太刺激了。

想归想,真打起来,子弹不会因为他有异心而拐弯,他现在也是一个白袍子战士,唯一的区别是没有大胡子。当在这个地方呆久了,近朱者赤,近胡子者长个大胡子也不是没可能。

洞口两个法国人显得挺悠哉,给水喝水,给个烙饼吃个烙饼,摆出一副听天由命的样子。

陈小山用法语问:“你们来这儿采访什么?”

男人回答:“噢,你居然能说法语,太好了,我们的任务是来探访这里的一个古老族群——东拉夫人。”

“那你们找到了吗?”

“没有,很遗憾。”他做了个手势:“没想到被你们抓来了,你们想对我们怎么样。”

“在这住一段时间,你们一定能感受到东拉夫人的热情。”

“我的神,原来你们就是东拉夫人?”那女人露出惊讶的神色。

外国记者的敬业让陈小山由衷称道,但他们缺少的是机灵,一副欧美面孔,永远让人感觉是侵略者,现在挨几板子揍也是应该的。虽然导致阿拉伯帝国最后灭亡的原因是蒙古大军的入侵,但没有人恨蒙古人,他们像一阵风来得快去得也快,让东拉夫城的消失以及东拉夫人世代迁居这个偏隅山区的还是罗马帝国的侵略军。

山寨上的弟兄对陈小山懂法语佩服不已,对于他们来说哪怕懂点英语也是大知识分子,何况陈小山精通的语言除了母语中文之外,还包括阿拉伯语、乌尔都语、东拉夫语和法语,这是他们家族中难得的文化人。

经过几个家族长老的商议,陈小山被任命为老哈的新闻助理,面对这个头衔,不知是好是坏,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所有东拉夫人都真正认可了陈小山的身份,以及他的忠诚。

老哈把陈小山当时带来的数码相机归还了他,他们将人质的照片送到附近城市的联络点上传至网上,

让外界清楚地知道人质的状况,每天数以千万计网民的点击,迫使政府压力更甚,这个主意得到老哈的称赞。

陈小山其中一张存储卡上,拍了上千张山寨生活的照片。大家看到照片上的自己都眉开眼笑,老哈也不例外,他那张缠着大白胡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