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部分 (第3/4页)
的基础打得多牢,不管你将来会有多大的利益,连现在的经济都搞不上去,可能就要换人来干。就算不换人,但是要想得到重视和提拔,那就很难了……”
柳大富也知道李南是真心实意地想听意见,因此并没有任何的隐瞒,将自己的心里话说了出来。
实际上他的想法,也代表了基层很多人的想法。
虽然说,一个人当官的根本目的,应该是为老百姓做实事,应该为老百姓最大的利益进行努力。
而长远利益则是老百姓最大的利益。
但是一个干部不可能一直在一个位置上干着,而且很多人还想着能够尽快得到提升。
因此很少有人沉下心来认真思考一个地方的长远发展路径,他们宁愿花很大的力气,以污染环境、重复投资等等方式来实现数据的快速增长,这样在上级眼中,才是有作为有能力的干部,才能够实现更快的提升。
谢明明也道:“李主任,从我们最基层的角度来说,上级给我们指明方向,但是是最好的,但是我们这里的实际情况是,偏僻、环境差,甚至连交通都是有问题的,乡镇要想发展。太难了,乡村老百姓的生活要想得到改善,难度更大……”
李南微笑着看着他道:“乡镇的发展,我认为还是要靠乡镇企业来带动,农民收入要提高,怎么搞,一是发展特色种植,搞养殖,要大力引进农产品加工业,这才能让老百姓依靠土地制服;二是发展乡镇企业。这其实跟第一条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很多乡镇企业就是搞农产品加工销售的,乡镇企业可以把农村的经济搞活,带动农产品的销售,只有有了需求,有了市场,老百姓种地才有前途,而且乡镇企业又可以吸纳一些当地老百姓就业,这也是为他们创造收入的一个途径。现在农村有一个现象,青壮年都外出务工,农村里剩下的就是一些老弱病残,这其实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要是我们本地能够给他们创造好的就业机会,他们就会背井离乡,在本地就业,既能够赚钱。又能够就近照顾家庭,这其实是大部分人都愿意的,关键是我们政府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条件。明明你在基层,就是要多从老百姓的需求方面着手,多做实事,多做对老百姓真正有利的事情。”
谢明明是李南在建恩县时秘书,后来李南调走,便将谢明明安排到基层去任职,李南也是希望他能够多一点基层经历,将来发展起来才更稳。
“我一直都记着李主任的要求,尽可能地做实事,不说空话,不做无用的事情。”谢明明道,不过他心中也明白,在基层,仅仅靠做事情还不行的,最主要还是要回搞关系,毕竟基层乡镇那么多,怎么样才能够出人头地,这是不容易的。好在他和李南之间的关系一直没有断,将来自己资历熬够了,可以找李南帮忙。
和大家聊天,李南感到亲切的同时,也明显地感觉到,他们面临的压力还是很大的。
“哼,这就是所谓的一朝天子一朝臣,实在是一大弊端,以后有机会,一定更要狠狠地杀一杀这股歪风。”李南心中暗想道。
由于第二天还有事情要做,所以十点一点以前,李南便回到了家中。
第二天上午,李南在家里面吃过母亲做的早点,司机便来接李南,他们要去市里面会和,然后一起去铁州市。
铁州市是这次李南调研的最后一战,今天主要是对铁州市高新区进行全面的调研,对铁州市申报的项目进行最后一次考量。
而明天上午十点钟,将在铁州市召开一个座谈会,李南到时候要将自己这几天调研的情况,跟大家聊一聊,同时也说说自己的想法。
经过这段时间的思考,他已经对全省统一规划发展的思路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通过这几天的调研,他感觉到江州市、荣州市和武阳市在城市规划上面,江州市相对来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