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部分 (第3/5页)

我们还不敢得罪罗艺,只能派几名偏房子弟前来,楚王殿下,我们真的很抱歉!”

“这没什么,我能理解,其实博陵崔氏也是一样,派了五名偏房子弟前来,他们也是担心窦建德的压力,我一直认为,态度是第一重要,卢家能派先生领队前来,这种态度就令人赞赏。”

得杨元庆夸奖,卢策很是得意,他捋须笑道:“殿下居然亲自来客栈拜访,可见对卢氏的关怀,我一定会转告二哥,也会报告家主。”

杨元庆此次前来,也不仅是来探望卢策那么简单,他有更深的想法,他知道这个卢策是卢楚亲弟,在卢氏家族地位颇高,负责家族的钱财收支,非常精明能干,在元弘嗣做幽州总管时,曾出任仓曹参军事,后来母忧去职,杨元庆便想让他成为自己和范阳卢氏的一座桥梁。

杨元庆沉吟一下,便笑道:“我们北隋的太府寺少卿一直空缺,缺乏一个合适的官员,我觉得先生很适合此职位,不知先生是否愿意屈就?”

卢策一愣,他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太府寺少卿,那可是从四品高官,竟然让自己担任吗?他看了看杨元庆,见他一脸严肃,没有半点开玩笑的样子,他狠狠咬一下嘴唇,顿时从梦中惊醒,他确认自己不是做梦,心中蓦地轰然大喜,站起身向杨元庆深深施一礼,“卢策愿为楚王殿下效力!”

第四十二章 长安科举

就在士子们举行游行请愿的同一时刻,在太原城西一处稍微偏僻的村庄里;一只苍鹰腾空而去;在天空盘旋几圈,振翅向西南方向冉冉而去。

长安太极宫两仪殿内;一场关于科举的朝议正在进行,李渊原本考虑平定天下后再举行科举考试;收拢天下之才;但太原声势浩大的科举深深刺痛了他;李渊只觉天下之才都被杨元庆收拢而去;他有些沉不住气了。

“各位爱卿;朕一直在考虑,为什么北隋能在刚立国之际便举行科举揽士;我们大唐却迟迟没有动静;朕考虑我们也应该举行科举;诚招天下之士;让天下英才为我大唐所用。”

李渊还有更深的一层想法;三子李元吉的潼关事件虽然已经渐渐平息;但那件事却给他的威信造成了沉重地打击;他急于挽回自己的信誉和形象;科举便是一个最好的途径;笼络士子;收买人心。

这时;裴寂出列启奏,“陛下;现在已是十月下旬;寒冬将至;此时举行科举恐怕很多士子都不会出行,臣建议明年春天举行科举;既然北隋叫秋试;那我们可以叫春试;臣以为;同样可以吸引天下士子来长安应举。”

裴寂话音刚落;刘文静便站出列道:“陛下;臣也想说两句。”

李渊对裴、刘两人的内斗已见怪不怪;作为一个帝王;两个重要大臣之间的矛盾;他是乐于见到的;而且裴寂和次子世民走得很近;而刘文静则是太子建成的喉舌;他们两人之间的矛盾也隐隐暗喻了建成和世民之间的矛盾。

自从弘农之败后,长子建成和次子世民之间的矛盾已渐渐公开;当然这种矛盾并不是夺嫡之争;而只是一种政见不同,对于他们兄弟之间的矛盾;李渊也没有过多干涉;他是帝王,自有帝王的考虑;矛盾本身并不可怕;只要不危害到社稷;那么一定程度上的矛盾存在;反而有利于他对帝位的控制。

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李渊是希望他的朝廷中出现派系之争;刘文静和裴寂之间的矛盾;正从个人恩怨向派系斗争方向演变;李渊也是静观其变。

李渊点点头笑道:“刘爱卿请说!”

刘文静上前一步;提高了声音;同时也是对其他大臣道:“臣以为科举并不是一件容易之事;虽然隋朝举办过几次;但事实上它受到了门阀世家的强烈抵触;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成功;臣认为不能等外春天再考虑此事;圣上如果有心举行科举;那现在就应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