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部分 (第2/5页)
沈欢抬起头来,“春风酒楼”赫然入目,他突然明悟几许,不由暗喜:这个最佳人选有了!
第三百一十二章拉起大旗
酒楼,卫到二楼,一路牵引。在西边厢房外找了个架
“子贤,到了。”司马康微笑一指房间,随手掀开门帘,径自进去了。
沈欢随后进门,张眼一看,已经有两个人坐在里面了。两人见有人进来,倏地站了起来迎接。
“子由兄、元直,是你们!”沈欢眼睛一亮,大喜过望,奔向两人,把臂哈哈大笑。
原来等候在内的是苏辙与王旁!
王旁沈欢能够猜测得到,毕竟他这些年都与司马康一起主持杂志与报纸之事。司马康呼朋唤友,没有理由不叫上他。
至于苏辙也在京城,则出乎他的意料了。以前在海州时还听苏轼说他弟弟也出了京城,到河南做推官去了。怎么这个时候还在京城?
“子贤,几年未见,风采依旧呀!”几人坐下后,苏辙不由笑着寒暄。
“彼此彼此,子由兄也不例外嘛。”沈欢哈哈大笑。
在场的蔡卞当然没有座位,站在几人后面打下手,倒倒茶斟斟酒,跑得蛮勤快的。
四人围坐在一起,相对而坐,司马康与苏辙坐在一边,而沈欢的旁边则是王旁。
沈欢转头看了看王旁,此君年纪如今与沈欢差不多,以前青涩的模样全没有了踪影,换之而来的是成熟与稳重。虽然还没有苏家兄弟的长须,坐在那里就像禅定一样。稳重平和,丝毫没有其父那股凌厉之气。
拍了拍王旁的肩膀,沈欢感慨地道:“元直,四年未见”唉!”
王旁也甚是激动,他与沈欢相交于未达,有着常人没有的感情,凝视沈欢,他也颤着嘴唇说道:“子贤,这四年”不容易呀!”
他算得上沈欢的大舅子,然而四年过去了,倒是与沈欢有点生疏了。
司马康见状赶紧捧起酒杯,笑道:“来来来,今日重见子贤。我等好生喝上几杯。”苏辙也端起酒杯,豪气不减乃兄,大笑说道:“好,今晚不醉不休。”
几人喝下酒水之后,放下杯,司马康却说道:“今晚却是不能醉了,子贤有吩咐,某今晚还得回报社连夜开工。”
“怎么?”苏辙大感扫兴,一会儿又来了兴趣,“子贤又有动件了么?”
沈欢摇摇头苦笑说道:“为朝廷办事罢了,算不得私人之事。还得感谢公休兄盛情,麻烦你了
司马康不满意沈欢的说辞,直让他莫要客气。
眼睛转了一圈,司马康笑得更欢:“子由、元直,想必你等还不知道吧,子贤如今已经是当朝三司使,三品大员了。今日官家才下的任书。明日想必整个开封都要知道了。来,为子贤高升再干一杯!”
“什么?”苏辙与王旁皆是震惊,一脸不敢置信地看着沈欢。
仔细瞧了又瞧,实在为对方的年纪感到不可思议。这么小就是三司使了?
他们没听错吧?
“稀罕吧?。司马康大笑不已。
他知道沈欢是自己父亲的得里助手,这些年父亲的劳累与压力都看在眼里。沈欢能够回京帮忙,他欣慰不已,总算有个人可以为自己的父亲分担一二了。
苏辙与王旁闻言都是点头。
他们的心思有点纷乱了。苏辙感到了一丝苦涩,当年他们苏家兄弟同科进士后,仁宗他老人家亲自说了一句“为后世得两相才”传扬出去,几乎就是他们苏家兄弟的座右铭。也成为他们行事言为的准则。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已过而立,他们都还在五六品官衔打转,他大哥还远在海州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京。而他沉沉浮浮,回京出京,再回京,也依然没有多少长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