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3/5页)
的重新建构。育儿体验不仅刺激父亲职责的加速转变,而且促进父亲个性的健康完善。在亲子沟通中,父亲的自我克制、他律自律增强、视野开阔、生存感、自我能力感等生命体验也会发生显著变化。父亲角色的建立,是一个终身沟通和相互学习的过程;父亲角色的学习,不仅是对家庭的责任承担,而是父亲自我性格完善人格健全的过程。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7节 最佳父亲的成长方程式(1)
衡量父亲最基本的要求是责任,提升父亲境界的要素是爱,正确的爱的方式、表达和互动。最佳父亲除了拥有爱和责任,还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会让爱和责任更加纯净,更有意义。…唐国辅
转型的社会和社会的转型,不断地冲击着中华大地五千年的社会传统和家庭传统,冲击着本身就很脆弱的家庭关系。我们从大型化的家庭结构,过渡到小型化的三口之家四口之家,不过短短二三十年时间,某些地方则仍然维持原状几乎没有变化。
传统的家庭中,男性有着绝对的权威和地位。但是在一个家族式的大家庭中,成年男性首先要“父为子纲”,先要扮演卑微的儿子的角色,自己结婚生子之后,自己在小家内有一定的主事权,但仍然要听命父亲受父亲意志的决定,祖父几乎有权决定儿子的小家庭甚至孙子的一切,儿子儿媳不能抗拒。只有当自己的父亲甚至母亲全部过世后,自己终于可以成为名副其实的父亲时,才能接过小家庭的责任和权力,才可以在小家里完全作主。
二三十年的岁月,在五千年的传承中不过眨眼一刹那,深入骨髓的文化基因没有那么快就迅速消逝。在传统的家庭观念和现代的家庭理念碰撞中,传统观念虽然节节败退迅速潮落,但是仍有相当程度的影响力。比如,“重男轻女”“大男子主义”倾向仍然广受一些地方的追捧,仍然拥有广阔的市场。
经济的不平衡导致了教育水平的不均衡,教育水平的差异导致文化知识和社会变革的不平衡,进而最终导致了家庭发育的不平均:经济较发达地区家庭发育较快,父亲受教育水平较高,家庭变化快速深刻;经济不发达地区家庭发育较慢,父亲受教育水平较低,家庭发育和变化较慢。家庭变化的快慢,反映了父亲职能转变的快慢,父亲职能发展的进度决定了父亲对家庭生活的参与程度、以及家庭行为方式的特点。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中国父亲素质横向的地域性的不平衡;而文化教育的不平衡,又导致了中国父亲素质纵向职能性的不平衡,由此产生了中国父亲整体素质的严重不均衡。有些家庭经济条件好,有些家庭饭都吃不饱;有些父亲学识渊博月入数万,有些父亲目不识丁常年为学费发愁;有些父亲能给孩子进行很好的教养教诲,有些父亲自己都搞不懂为什么而活何谈教育孩子;有些父亲深度参与家庭事务与母亲共管共治,有些父亲仍然是参与不多或是甩手掌柜等等,不一而足。
并不是家庭条件好的孩子就一定能够成才,穷苦人家的孩子就不能成就大业,中国历史上富家子弟“败家子”案卷累累,而白手起家成就大业名垂青史的也不乏其众。即便是高知识家庭教养出来的孩子,失败案例也比比皆是,目不识丁的父亲也能教出科学巨人历史伟人。
可见,经济条件、知识水平都不是衡量一个成功父亲称职父亲的标准和要素,那么衡量一个父亲的标准和要素是什么呢?实践证明,父亲对家庭对孩子的爱和责任才是关键。父亲花在家庭和孩子身上的时间和精力越多,对家庭事物参与越深,父亲职能发挥越充分,家庭的幸福程度和和谐程度就越高,孩子的成就也会相应提高。结合父亲的素质素养和父亲的家庭职能功能,我们按父性职能将父亲对家庭的作用分级,父亲对家庭的主要职能简单概括为生、养、教、育、爱五个部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