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部分 (第2/5页)
避开了他的目光。
楚天德也察觉到自己的失态,连连道歉,心中却暗自疑惑,转眼看见玉连容朝这这边过来,忍不住上前,拉住了他,问道:“我说老太傅,你这位弱孙,我是不是在哪里见过?怎么总觉得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闻言,玉连容心中一震,脸上去不露痕迹:“是吗?也许是你们投缘吧!”
“投缘?可能吧!但愿以后有机会多多亲近亲近。”楚天德想了许久,也想不出来,便笑道:“好了,你们祖孙好好说话吧,我不打扰了。”说着,向玉轻尘含笑点头致意,转身离开。
玉轻尘静静地目送他离开,神思有些悠远。
理亲王楚天德,纯妃之子,三十年前,随太子楚天阙南下青州,遭遇刺杀,以命相博,楚天阙才保住性命,三月后护送太子以及青州女子青梅回京。后楚天阙继位,闻氏专政,前朝后宫,几可一言决断,众皆不敢腻,唯理亲王楚天德处处以礼法相抗,不惧其威,才能稍退其气焰。
人道其君子坦荡,出事磊落,一心无私,为世所称颂。
但随着闻氏父女相继过世,这位曾经的中流砥柱也渐渐退出了朝堂,湮灭于众臣之间。
思慕一女子,却有心,无缘……
“这位理亲王也是一位难得的豁达之人,当年你……一难怪他与你亲近。”玉连容顿了顿,转开话题,“轻尘,我原以为这除夕夜宴,你不会来。没想到……是不是也有所醒悟了?这样才对,再怎么说,你也是……”
玉轻尘慢慢地看了他一眼,,没说话。
“不说这些了,对了,你为官不久,于朝廷人事都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人,正好趁今天这个机会接触下,也好为日后为官做些铺垫。”知道有些话题不宜在此处说,加上这个沉默寡言的孙子一向有些性情偏激,难以猜度心思,玉连容也不多说,道:“我本有此意,谁知道你刚到皇宫,变没了踪影,却原来躲在这里,快随我来,我给你引荐几位朝中重臣。”
他伸手去拉玉轻尘的手,后者却轻轻挣脱。
玉连容一怔。
“爷爷,我不想在温州为官。”玉轻尘思量了许久,才鼓起勇气道:“我想调回京城,入职刑部。”
玉连容又是一怔:“为什么?”
因为……楚天阙就要为晚晴和莫言歌赐婚,晚晴势必会长留京城,他……不想离她那么远。可是,这理由却绝不能说,玉轻尘只能道:“我想要回京城,爷爷,可以吗?”
“这个,轻尘,你愿意留在京城我当然开心。”玉连容眉宇紧皱,苍老的面容威严依旧,“只是,温州只是盘根错节,极为难办,又乍经动乱,正是多事之秋,稍有不慎,边有可能再起祸端,你此时若离职,只是有些麻烦呢!”说着一笑,抚慰道:“还是等温州全然处置妥当,我再替你安排调职回京之事。”
“……”玉轻尘默默无语。
二十四年,他已经习惯了接受玉连容的各种安排,从不抗争,也不拒绝。
但是,这一刻,他却突然很想知道——“爷爷,当初,你向皇上举荐我出任温州刺史,你有没有想过……温州情势那样险峻,我可能会……因此有危险?”玉轻尘抬起头,看着玉连容,眼眸中第一次浮现出淡淡的哀求,以及希夷,“爷爷,你有没有想过,也许,我会死在温州?”
“不要胡说!”玉连容喝止他的话语:“以你的聪明才智,怎么可能会出事呢?”
“如果……我是说如果,我出事了呢?”
“轻尘,身为景华子民,又是……当以国家为重,舍身赴死,亦是常事。不要说你,连我也是如此。”玉连容皱了皱眉,不悦的道,“多少边关将士,为了景华,抛头颅,洒热血,他们又何曾怨愤过?忠君,爱国,这事我们为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