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部分 (第4/5页)

非之见。平定百越不仅仅在于取得军事上的胜利,还要在于招抚土著,安抚民心,周先生精通韬略。兼善治民,周先生最是合适。”

周冲在军政事务上的才干已经得到众人的公认,他是最好的人选,众人齐声附和,就连一向妒忌周冲地李斯都赞成。

秦始皇进军岭南是一次历史性的进军,开拓了岭南之地,对中国历史做出了重要贡献,若是能够成为这次进军的最高指挥官的确是一件让人兴奋的事情,周冲看了一眼正在点头的张良,一个念头从心里闪过。道:“王上,周冲不才,能得王上赏识。周冲已是感激不尽。进军岭南,诚周冲所愿,只是周冲以为最合适人选不是周冲,而是另有其人。”

“哪位能人?”秦王很感兴趣。

周冲道:“周冲以为子房最合适。”

“我?”张良根本就没有想到周冲会推举他,很是吃惊道:“不可,不可,万万不要。”

周冲接着道:“王上,子房曾游历岭南,对岭南的情况比周冲熟悉,《孙子》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正此谓。再者,子房之才,王上是知道地,子房一出而楚国灭,子房坐镇寿春,江淮安,用周冲不如用子房。”

张良之才已经得公认,秦王点头道:“有道理,有道理。依寡人看,你们两位就一起率军进入岭南。”

周冲推辞道:“王上,周冲不才,得王上赏识,已是万幸。鞍马劳顿数年,甚是困顿,周冲一是想休息一下,二是以为大秦之兴不是因为数个人才,而是一批人才,平定百越将是最后一仗,应该再煅炼一批人才出来,这才是长治久安之道。”

若是不向匈奴腹心之地进军的话,这一仗的确是最后一仗,周冲并没有放弃说服秦王向大草原进军的打算,若真要向大草原进军,最需要的就是人才,要是有一批经过实战检验的将领,进军大草原就好办多了。再者张良生活的年代和冒顿相当,要是张良成为顶梁柱,即使冒顿统一了大草原也不用怕,即使秦王不进军大草原,对付冒顿的人也有了,这才是周冲的真正用意。

这话很有道理,秦王并没有马上回答,道:“周先生所言,寡人还没有想过,周先生说得很有道理。借这次平定百越打出一批新人倒是不错地主意,寡人看,这次平定百越,王翦蒙武内史腾就不要参战了,让章邯,屠》。。任。”

张良忙推辞道:“王上,不可,不可,万万不可!张良年轻识浅,恐难以服众,无统军经验,恐辱王师。”

秦军摇手道:“子房不要多言了。子房之才寡人知道,间楚你也没做过吧?你还不是做得很漂亮,这事就是这么定了。寡人给你的任务有两个,一是平定百越,二是给寡人带出一批能征善战的年青将领,子房重任在肩呐。”

张良想了一下,道:“请王上放心,张良决不辱王命!”

“好!岭南之事,寡人不过多干预,你放手去打。”秦王很有气魄地道。

第五卷 天下归一 第三十六章 冒顿弑父(一)

曦初上,朝阳旭旭升起,把万道金色的霞光洒向大地镀了一层金似的美丽。

一个身高八尺,膀大腰圆的男子正迎日而立,虎目圆睁,盯着朝阳,好象朝阳是磁石而他的眼珠是铁一样,一动不动。清风吹来,拂起他的衣衫,处身大草原上,仿佛大海中的一叶孤舟般无助。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冒顿,冒顿是匈奴历史上最为杰出的领袖,他睿智、有勇气、还有博大的胸怀,当然他也残忍成性,为了登上单于位不惜弑父。

“太子,太子,好消息,好消息。”一骑飞驰,远远地飘来喜悦之声。

冒顿依然看着太阳,好象没有听见,一动不动。来人飞驰到近前,翻身下马,很是兴奋地道:“太子,大单于发军前来攻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