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 (第2/5页)

哥舒翰不信任自己才教手下将军前来督察,这样一来原本不够紧密的内部更添猜忌。皇甫端华心里其实非常之明白,可惜他不能停,一停下来,就会想到许多不该想的事情。

远远地,大大小小的工事已经出现在眼前。端华狠狠在马后抽了一鞭,已经接近极限的战马却难以加速了。端华策马奔过弯道。

“吁——”他猛拉马缰,“颜钧!你要吓死我是不是?!”气急败坏地拉住马,皇甫端华冲着立马道中的颜钧大声喝道,“我要是撞上你——”

他硬生生地收住了下半句话。皇甫端华锐利地盯住了颜钧的面孔。颜钧的脸上显着一种从来没有过的表情,像是颓丧、不安,可更多的,还是绝望。

“你……”

侍卫长气喘吁吁地从后面策马赶了上来。“咳咳……总算……哎?颜将军?”

“辛苦了。你先回去。我和你家将军有事要议。”颜钧点了点头。

“啊……是……”

目送着端华的侍卫长策马远去,颜钧才回过头来。

“你说,什么事?”

“方才……”颜钧低头,“御史台左丞李琅琊前来宣旨,着元帅立即出兵攻打安禄山叛军。”

“什么?!”皇甫端华难以置信地策马上前半步,“……出兵?这不可能!还有……还有……他一个御史台左丞,宣的哪门子旨?!”

颜钧冷笑。“为什么不可能?皇上爱让谁来宣,就让谁来宣,你管得着?”

“这……”皇甫端华脸色惨白地倒吸着凉气,“这怎么行,现在出兵,岂不是必败……”

“住口!”颜钧大声喝止,“端华!你一会儿回去,可不能这么说!”

皇甫端华一只手紧紧地拉着马缰,两眼发直地望着前方似乎无穷无尽的官道。“不……这根本不可能……”

“你不信也没用!”颜钧猛地尖起嗓子来一喝,这一声带着点不同寻常的颤音,终于惊得端华回了神去看他。几缕发丝飘在颜钧憔悴的脸上,端华看见他的眼眶微微泛红,含着一点晶亮的东西。官道上的风有起来了,一阵阵的烟尘在空中飘散着,和着道路两侧山丘上的衰草也凄凉不堪地舞动。端华僵直地转过脸,把目光投向山崖。半晌,他才低声道:“你来,就是和我说这个的么?”

“不识大体的东西!……我……我要不来跟你说,你这性子,回去了还不知能做出什么事情来!”

意料之外的,皇甫端华居然没有反驳。他沉沉一叹。

“——颜兄,你失望么?”

“失望?”颜钧一愣,但他立刻就明白过来了。“失望?——当然……”

“真是不值得。”端华语气平板,连冰冷的意味都不曾有,仿佛只是在叙述一件与他无关的事情。他左手一抖缰绳,□黑马跑起小步,在官道上扬起一阵小小的烟尘。

关内还和以前别无二致,皇甫端华策马穿过练兵场,其时正是天色方晚,士兵们聚集在练兵场上开伙。他们还不知道宣旨出兵之事,即使知道了,也不见得懂得其中利害。皇甫端华怜悯而冷漠地想着,却又要强作笑颜和敬爱他的士兵们打招呼。他把马牵到马厩,拴好。

“御史大人在哪儿?”

“在那边的屋子……哎!将军!将军!您可不能……”潼关上上下下都知道皇甫端华有时候急躁得不可理喻,因而给他指路的军官连忙出言想要提醒。

端华眉头一敛,不耐烦地一把推开那人。他要问问他,问问那个和自己一起长大的人,这是什么样的圣旨,他就不分是非地往潼关带,他怎么忍心!怎么忍心叫这十数万的大军就这么白白去送死!上回在长安城,在薛王府那次让他几乎万念俱灰的见面还历历在目——不然他也不至于要拼命地让自己忙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