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第3/5页)
一封普通家书而已。”水壁忽略水溶伸出的手,将信纸折好放在怀中,女儿家的事儿少些人知道为妙。
“还宝贝上了。”水溶瞧见弟弟不给他看,有些不高兴;从来他有什么新鲜物什先紧着他来,结果竟没被记个好。水溶执拗,看那满纸隽秀字儿,水溶虽未阅内容,倒也猜出为女子所书。“我想看。”
“不过是女儿家写给其亲报平安的闲话,你看作甚?你知道内容,如若放肆谈论,岂不白白毁了女儿家的名声。”水壁坚决不肯。
水溶听水壁讽刺他,不似以前那般谦让于他,回道:“我怎就是你说那样的人物?每每小瞧于我。可曾记得叔父嘱托,要你好生仿效我,改改你冷情孤傲的性子。”
“知道了,知道了。我的好哥哥,容我安静会儿。”
水壁扯出抹笑容敷衍水溶,仆从正搭着架子准备烤兔子与鸽子,水壁顺势伸手帮忙;吓得两仆从发了阵子呆才反应,小心翼翼的陪着世子搭架子。李政廷本想阻止,被水溶一记眼神示意,默默地后退安分的守着,眼睛却不时地瞄着世子,心里头又是忧心又是心疼。
水壁的表现让水溶颇觉得欣喜,在他
的多年的熏陶之下,水壁冷情的性子终有了改变的苗头,此般继续,假以时日,保不齐便是个温润公子。
且说林如海自打送信之日起,日盼夜盼,为等得女儿的回信。如此半月之久,林如海仍未见信鸽飞往府中,便有些坐不住。左思右想,许是女儿害羞难以启笔回复,便觉得黛玉定然默许这门亲事。又因周明远屡次询问颇有催促之意,思虑兰竹之品性才华,林如海决定将婚事定下。
这一日清晨,打理一番过后,便坐轿直接往扬州知府衙门而去。轿子刚到府衙门口,林如海便觉得气氛不对。仔细琢磨,发现府衙外增添许多衙役,另有带刀捕快列三队徘徊巡查。周明远师爷名唤吴小郎者恰巧出来传话,瞧见林老爷的轿子赶忙上前相迎。
“可有事?”林如海被吴小郎扶出轿外,问道。
“大事,北静君王和恭亲王世子今早突然造访,老爷那会儿子还在睡觉呢,被‘打’个措手不及。”吴小郎知自家老爷与林老爷交好,兄弟情深,说话自然交了底。
“哦,既是如此,我先回罢,免得扰了你们老爷的公务。”林如海说完,吴小郎应和的点头扶着林老爷上轿。
“请问您是兰台寺大夫林如海,林老爷?”衙门内突然跑出一名小童,十二三岁上下,进退有度,衣着不凡。
“正是。”
“我家世子有请。”小童回道,便带着林如海至府衙后角一处僻静的宅院。
院中南侧长着几颗百年垂柳,绿丝绦绦。树下背手而立一少年,衣着朴实淡雅。少年听到脚步声,回首见林如海到来。未等林如海行礼,他先行拱手行礼。“晚辈水壁见过林先生。”
“万万不敢当,如海哪敢受世子此等大礼。”林如海恭敬行礼请安,谦虚的回道。
“先生莫不是忘了?壁四岁,先生曾教诲壁写字。”
“不想世子竟记得。”
经水壁提醒,林如海想起多年前的往事。那次他进京述职,巧在宫门口遇见当今颇得圣宠的恭亲王。第二日恭亲王邀他去王府中小聚,林如海不敢推辞按约前往;二人酌酒闲聊一阵儿,恭亲王便要观景作诗考考林如海,俩人便在王府后花园闲逛,碰到佳景便作诗两首,二人才华如铁中铮铮,几番较量之下犹似知己相逢,渐渐地相谈甚欢。而后行至一处凉亭,恰遇世子水壁在此处练字,恭亲王便让林如海书写两笔教诲水壁一
二。
此后两年,林如海曾接到恭亲王书信一封,皆恭敬地回复之后二人便断了交往。历经数年,林如海早将此番遭遇抛在脑后,如今世子已为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