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部分 (第1/5页)

此时,她正在院中,焚起一炉清香,本难得的古籍看得如痴如罪。丫头早上就出门去了,定与上头见面的日子,不知道会有什么指示传来。

有时候想想,王钰的为人其实没有传说中那么坏。虽然好像肚子里面没有多少墨水,还说话做事也还得体,也没有多大的架子,对自己也一直关爱有加,并不像那些岁月场所里面的寻欢客。可惜了,他偏偏是王钰。

大门一阵响动,丫头回来了,一进门就嘀咕:“现在真是世风奢靡,人心不古,满大街都是些登徒子,好在我跑得快。”

“哦?是谁又招惹你了?”李清照嘴里问着,眼睛仍旧盯着书本。

“姑娘不知道么?听说那边的妓寨里。新来了几个异族女人,正热闹呢。”丫头解释道。

李清照对这些市井传闻没有兴趣,直接问道:“有什么消息吗?”

丫头一听,顿时小心起来。快步上前说道:“姑娘,屋里说话。”李清照会意,主仆二人进入房中。掩上门窗,一切都显得那么谨慎。

“姑娘,王爷说。今明两天之内,要见你一面,让你准备一下,他会派人来接应。”丫头说道。

李清照听得柳眉一皱,福王一直以来,都如履薄冰,谨慎行事。如果不是事情紧急,他绝对不会出面与自己相见。现在突然如此安排,必有原因。联想到前些天,前线传来捷报,金国大败,亡国之期不远矣。难道是因为这样。让福王感到了威胁?

“莫不是王钰要篡……”突然起身,李清照失声说道。仔细一想。很有可能,现在金国完了,王钰的势力。声望,达到了顶峰,此时若是乘机自立,正是时候。

想到此处,这位盖世才女不禁心烦意乱,王钰若真是称帝,那该怎么办?他的确对国家有功,但这不成其为篡位自立的借口啊。人生于世,当以“忠孝仁义”为安身立命之本,他既为宋臣,受徵宗先帝提携,食赵氏俸禄,就该忠君爱国,而不是犯上谋逆。可他,也地确是一个不错的人,怎么办?

“姑娘,有句话我不知道当讲不当讲。”正当李清照无所适从之时,丫头突然说道。

“说吧。”随口应了一句,李清照根本没有当回事。

丫头谨慎的看了看她,这才小心翼翼的说道:“我在外面,听到茶馆里面地说书人把王上的事迹编成书来说,从他带领蹴鞠国队开始说起,言辞之中,对他十分尊敬。每每说到惊险动情之处,下面掌声如雷。那茶馆的生意极好,连街道上都站着人。”

“你想说什么?”李清照猛然抬头,一双美目紧盯着丫头。

“没,没,奴婢没有其他意思,只是……”丫头想辩解,可一时竟找不到说辞。岂止是她,即便李清照自己,有时候也为自己地行为找不到理由,只能一遍遍的想着“忠孝仁义”的圣人古训。甚至很多时候,她会把父亲地含冤而死归咎在王钰身上,不然的话,她很明白,仇恨会一点一滴的被那个男人消磨干净。

房间里落针可闻,主仆二人各怀心事,都不再说话。好一阵沉默之后,李清照开口打破了僵局。

“你是不是认为我很傻,在干一些……”

可惜,她这句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外面传来的敲门声给打断了。这里是王钰安排的,会不会是他来了?

李清照有些慌乱,看着丫头,后者拉开房门,走了出去。不多时,又折了回来,神色紧张的说道:“姑娘,王爷送来消息,让你马上到岳庙去相见。”

“这么快?”李清照很是吃惊。福王是一个谨慎的人,这么着急,不是他的风格,难道事情真地到了万分紧急的地步?

那汴京城里的五岳庙,历来是香火鼎盛之地,与大相国寺齐名。王钰头一遭遇到林冲时,正是在这座庙里。这日庙里作法会,善男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