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部分 (第3/4页)

中所必修的科目,又岂能让古人专美于前?曹操目前正在收集古籍,已开始筹划写他的孟德新书了,此番秦旭信手拈来的话,虽然听的不太顺耳。却恰恰骚到了曹操的痒处,令曹操警惕加重之余。对秦旭这番知趣倒是更加喜爱了几分。

“曹某遇仲明何其迟也!”曹操再次生出了这句感叹,不过没等秦旭答话,便轻笑一声说道:“不过正如仲明之前所言,奉先同操皆是汉臣,共同戮力王室,又何分彼此?倒是曹某偏执了。且请仲明再饮一盏,权作曹某相谢之意。”

“主公……”没等秦旭谦辞推谢几句,便见一名内侍引着一位面色严肃,秦旭没有见过的文士快步走了进来,附在曹操的耳边面色焦急的说了几句,登时令曹操警惕的看了眼面色淡然饮酒的秦旭,颇为郑重的点了点头。

“看来老曹的消息渠道也很灵通嘛!这么快就得了消息了。”秦旭自衬道。虽然曹操并是个很讲规矩、很注意场合的人,但在曹操所谓的“家宴”之上,那文士的举动显然是十分失礼的,但看这人焦急的面色,必定是有大事发生,根本来不及再估计这些繁文缛节,再加上刚刚曹操那充满惊诧和顾忌的目光,想来也只有长安之事的确认能令曹操失态至斯了。本来秦旭之所以从临淄出发,一路急行军到陈留,为的就是要打个时间差,令曹操对长安突发之事情措手不及,让青州不费力气搀和到曹操自以为秘密的谋划中来分一杯羹。而以曹操对长安的关注,这次李傕郭汜二贼封锁长安各路的举动,定然会引起警觉,此时再加上秦旭在马车中同曹操的密谈所言之事,由不得曹操不入彀中。

“吕青州果然是大汉忠臣啊!”曹操面容渐渐平静下来,语气平静让人听不出喜怒,唯独这句颇似感叹的词语,倒是让秦旭从中感受到了几分来自曹操的不甘心。想想也是,本来以为自己的谋划天衣无缝,处处占了机先,却没想到探听到的最为重要的消息,竟然是青州吕布早已送来的,这让一向心气极高的曹操有些咽不下这口气,可却偏偏发作不得,这种上下不能的滋味,的确令曹操颇感憋屈,再加上对吕布这般关注长安之事的戒备,曹操最终沉吟了半天,才长叹一口气,说出了这句话。

“孝先,这位便是青州少府秦旭秦主簿,马腾韩遂同李郭二贼交兵的消息,秦主簿已然于前日得知,便借着送老太公来陈留之机,告知于曹某了!”曹操倒也光棍,眼见秦旭这幅风轻云淡的样子,也不多加隐瞒,竟是直言说道:“此番秦主簿也带来了吕青州之意,欲相助我等汉臣救天子于贼手,行那奉天子以伐不臣之事,以图戮力王室,中兴大汉之举。”

“秦主簿?”毛玠本是因为事情紧急,一时间失却了计较,加上之前曹操吩咐过无论自己在做什么,只要有长安消息,便是夤夜也要第一时间告知的命令,刚刚才行那失礼之举动,却不料自以为因为长安消息封锁。自家因早在关注西北而秘密得知的消息,竟然早在至少两日之前便被青州得知,听了曹操的话后。这位曾为曹操大公子曹昂习政之师的毛玠,一时间也有些失态。

“孝先先生,秦某有礼了!对曹将军和孝先先生这等时刻将天子安危放在心上的大汉忠臣,秦某一向敬仰的紧。”秦旭笑眯眯的站起身来,在曹操面色阴沉的注视下,同颇有些尴尬的毛玠见礼说道:“曹将军、孝先先生不必见疑,早在年前。吕青州行那重耳之事奔出长安以图为天子留一希冀之时,便无时不刻不在关注长安之事。特别是在河内时,探知了那欲废帝另立幽州刘虞的袁绍得麾下谋士沮授所欲‘挟天子以令诸侯’之诡计后。更是早就欲同当年首议救天子于董卓之手的曹将军以及孝先先生等大汉忠臣携手共进。奈何好事多磨,青兖二州误会重重,乃至于直到今日,才可表明心迹。孰为憾事啊!”

“玠实不敢当秦主簿之赞誉!……”见曹操的脸色有愈发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