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部分 (第1/5页)
吴元庆见军心慌乱,知道只要有一人逃跑,顿时便会如洪水泛滥,不可阻遏。忙当先向前杀出,众人害怕李愬,又见吴元庆奋勇向前,顿时都回军力战。
吴元庆骑在马中,见敌阵中当先一人,面如重枣,长长须,一双眼睛有若铜铃,炯炯有神,更显得其人威风凛凛。吴元庆心想,看来此人便是孙献忠了。擒贼先擒王,敌军势大,只有杀了他,危势方解。
两马相遇,孙献忠横枪立马,与吴元庆战在一起。战了几十合,不分胜败。孙献忠暗暗心惊:“此人是谁?竟如此勇武。他轻轻的一柄剑,竟抵得住我一杆枪!”
吴元庆剑短,在马上施展不开,正要跳起,却见孙献忠回头就走。吴元庆心中暗笑:“你竟想施展回马枪之计,好,我就将计就计。”随后追来。
孙献忠果然回枪搠来,吴元庆一把抓住枪尖,孙献忠大惊,奋力回夺,吴元庆顺势一带,孙献忠只觉两股大力翻江倒海般涌来,顿时支持不住,倒撞下马。
吴元庆想补上一剑,念他英雄了得,不禁起了惜才之念,忽然旁边闪出一将,乃是厢虞候史用诚,一枪把孙献忠搠死于地。
官军大胜,众将皆请乘胜而进,一举攻下吴房内城。
李愬不听,领兵返回。
此战吴元庆再建奇功,谁知谣言更加流布,说吴元庆与董重质勾结,攻下吴房却不加以占领,能攻内城却带兵而回。此中包藏祸心,不可言喻。甚至于说吴元庆与敌连袂演戏,假作英勇,打败孙献忠,却又不杀害。渐次说到李愬,说他听信吴元庆之言,言听计从,坐失战机。
吴元庆听了这些谣言,心中怒如狂,却又不知该当找谁泄。心中不禁郁郁不欢。
一日,李愬于营中设小宴,与吴元庆二人对酌。
酒至半酣,李愬叹了口气,愁眉不展。
吴元庆笑道:“大哥不高兴,是为了小弟之事吗?”
李愬又叹了口气,道:“正是。二弟,咱们兄弟同心,相知之深,非一般俗夫凡子所能了解也。咱们在战阵之中纵横驰聚,虽百万军中,亦是来去自如,毫无惧色,为什么却奈何不了这飞胆流长、众口悠悠?”
吴元庆笑道:“古人云,防人之口,甚于防川。其实口舌杀人,尤胜于刀剑。大哥,此事非人力所能敌,你又何必忧愁?”
李愬忽然滴下泪来,说道:“难道是上天不叫我平定这伙贼子吗?”
吴元庆笑道:“大哥何必如此?纵有流言,又何惧哉?”
李愬道:“我只怕这些诽谤传到朝廷之上,到那时我就来不及搭救了。”
吴元庆听他口气,知他已有主意,笑道:“大哥有何想法,不妨明言,你我兄弟之间,更有什么话不能够说?”
李愬道:“好。我的意思是想先把你送往朝廷,以绝众口,我一边火上书皇上,申明若无贤弟,淮西难破,贼势难平,皇上之心,念兹在兹的便是平淮,定然不等你到长安,便会放了贤弟。何况皇上本来对贤弟便甚是宠爱,只因贤弟性格过于刚强,才落得如今境地。”
吴元庆听了此言,甚是不悦,他倒不是怕危险,只是叫他如此低三下四,委曲求全,实在是大违他本性。但见李愬为难的样子,又想到国家平淮大业,和自己报仇大事,若朝廷不能赦免自己,流言日广,影响日坏,还说什么平定叛乱?又还说什么报仇雪恨?只得点了点头。李愬心情沉重,虎目含泪,端了一杯酒,与吴元庆喝下,说道:“贤弟,哥哥盼你早日归来,共建大业。
吴元庆对林洁说知此事,林洁大为反对,说道:“吴大哥,你怎么能答应这样的事?你拼死拼活,建了多少功劳,就这样对你吗?别人倒还罢了,连李大哥都如此,这世间之事,真是令人心寒。”
吴元庆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