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第3/4页)
显。
一半还之天地,一半让将人间。半思后代与桑田,半想阎罗怎见。
饮酒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妍,帆张半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
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自古苦乐半相参,会占便宜之半。知足不辱,凡事不求最完美,这是道家思想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就是“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这在道家中也叫做“和光同尘”。也就是说一个人不要锋芒太露,老子《道德经》中第二十章说: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儡儡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这段说大家所畏惧的东西,我也不能不跟着畏惧,但是大道是那样广大无穷,和世俗相差太多了。众人都兴高采烈像赴酒宴和春游的样子,但我恬淡无动于衷,好像不懂事的婴孩一样,大家好像都很有本领的样子,而我却像个没有用的人,我真是愚人的心肠啊,混混沌沌的。别人都光耀自炫,唯独我昏昏然像个笨人,别人好像都很聪明灵巧,而我却像个闷葫芦。
八、明哲保身的厚盾--抱残守缺(4)
民间俗语有所谓“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之说。真正的高人是不会整天吹嘘的,也不会鼻孔朝天、傲气得不得了。正像我的一个朋友说,庄子说明真正达到这种境界(道)的人,其实跟普通人一模一样,谁都看不出来,也许他跟我们一样,上学找工作结婚过日子。“小隐隐于山野,大隐隐于市朝”,确实是这样道理。得道的高人未必都在深山僻壤中,他们可能就混迹于我们身边。
其实,抱残守缺也好,和光同尘不露锋芒也好,都是无为的一种形式,也是道家哲学深入人心的一个很重要的成份。大智若愚、藏愚守拙,这一类的事情早深入到民间的智慧中。现在人往往否定老子的三宝之一——“不敢为天下先”(老子所谓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但在某些时候某些地方的特殊环境中,不敢为天下先还是保证自身安全的一个良策。
庄子的《徐无鬼》一篇中,说过这样一个故事,说是:吴王浮于江,登乎狙之山。众狙见之,恂然弃而走,逃于深蓁。有一狙焉,委蛇攫�,见巧乎王。王射之,敏给博捷矢。王命相者趋射之,狙执死。王顾谓其友颜不疑曰:“之狙也,伐其巧,恃其便以敖予,以至此殛也。戒之哉!嗟乎!无以汝色骄人哉?意思说:吴王游荡于江中,登上了猕猴山。群猴一见到吴王打猎的队伍,都吓得吱吱怪叫,没命的逃跑,躲进丛林深处去了。独有一只猴子,怡然自得地晃来荡去,似乎在向吴王炫耀它的灵巧。吴王发箭射它,它敏捷地顺手一抄,就接下飞箭,表现相当轻松,一连数箭,都是如此。吴王恼羞成怒,就命左右都拿出弓箭,然后一声令下,万箭齐发,那只猴子腾挪不及,抱树中箭而死。吴王回头对他的朋友颜不疑说:“这只猴子,夸耀它的灵巧,倚仗它的敏捷,竟敢藐视于我,以致于丧命在乱箭之下!要引以为戒啊!可叹!不要以傲态待人啊!”
刚者则折,皎者易污,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这都是和道相背离的。
有时候,人自污可以免于被污,好比美眉们在乱世中涂污了脸能免得被强暴一样,又如聊斋中的瑞云被道士点黑了脸,却保住了贞洁。在烦扰的俗世中,有时候不得不把自己涂上一身泥,而防止小人的猜忌。
当年,秦国大将王翦统帅六十万人马去完成秦国最后的统一大业,他明白自己率倾国之兵出征,秦始皇对他肯定要心怀疑忌。秦始皇亲自送他们至灞上时,王翦就向秦王提出了要求,拿出一张地图来。秦始皇开始一惊,以为战事又有什么变化,哪知王翦拿出来的是秦国咸阳附近的地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