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部分 (第2/5页)

人气果然很足,尽管没到人流如梭,十分拥挤不堪的地步,但是几乎每个殿堂都有香客礼拜,这可是名寺才有的待遇。一般的寺院,如果不是遇到佛诞庙会什么的,恐怕十分冷清,门可罗雀。

然而在这里,不仅是香客游人较多,甚至连寺院里的和尚好像也多了不少。一打听才知道这半年来,看到半山寺的香火越来越旺盛,律宗各寺也不断地支援,使得僧众数额突破三位数了,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大寺院。

人多势众,派头自然就彰显出来了,却是更加让信徒安心。毕竟小庙烧香,大佛供养,规模大了,根本不用再宣扬,自然有信徒慕名而来。

而且,现在以现在的宗教政策来看,只要半山寺别闹什么花样,安心地发展下去,迟早会成为闻名于世的名刹宝寺。

关于这一点,半山寺上上下下的和尚深信不疑……(未完待续。。)

第1022章 八大山人

ps: 月下旬了,求月票支持一下,谢谢。

半山寺能不能成为名寺宝刹王观不清楚,只是知道一段时间不见,半山和尚却是变得愈加庄严,一副德道高僧的模样。

当然,半山和尚本身就具备大师风范,再经过大半年的培养,修为肯定是愈加精进,举手投足之间,自然是越来越有派头了。

“阿弥陀佛。”

适时,半山和尚展颜笑道:“王施主又在开玩笑了。”

“真话,绝对是真话。”

一番寒暄之后,王观坐了下来,接过半山和尚递来的茶,微微抿了一口之后,就感受一阵安详的气息环绕。

然而,这不是茶的作用,而是方丈室的布置,就是给人这样的感觉。纯木质结构的房间,充满了唐代风格的茶几桌案,以及一块块编织精密的蒲团。

坐在其间,可以看到窗外的高墙红瓦,还有几株苦竹迎风招展。山风吹拂之间,不仅可以听见竹枝摇摆的挲挲声响,也能够听闻阵阵木鱼钟声。

这样的环境,自然营造出安静祥和之感,让人舒缓下来,觉得十分惬意。说起来,就是饱受城市生活的喧扰,所以对于现代人来说,深山古寺的寂静,却是一种难以抵御的诱惑。

王观稍微坐了片刻,也很享受这种安静的氛围。

“这充分说明王施主与佛有缘。”与此同时,半山和尚老调重弹道:“既然知道红尘俗世之喧嚣,何不干脆出家避世?”

“我都准备结婚了,还出什么家。”王观翻起了白眼。

“阿弥陀佛,可惜了。”半山和尚一听,忍不住摇头,目光之中充满了大好青年,居然这样自甘堕落的感叹。

在这方面。王观感觉自己与半山和尚没有什么共同语言,自然不搭这个腔。视线也在方丈室内扫过,忽然之间也有所发现。

“咦。”

适时,王观惊讶道:“大师,好雅兴啊,这幅画是你自己画的?”

俞飞白和唐清华连忙看去,只见在墙壁之中,确实悬挂了一幅画。半山和尚书法不错,这是大家知道的事情,但是没有想到。他居然还懂绘画。

“不是。”

然而,半山和尚却摇头道:“这是一位客人送来的东西,希望贫僧帮忙开光祈福。”

“哦。”

王观等人恍然,也不觉得奇怪。毕竟这年头,不管是权贵还是富商,都比较喜欢找高僧帮忙开光,送来的东西的东西更是千奇百怪。字画还算正常,其它什么豪华轿车、奢华名表、钢笔手机之类的东西,更是应有尽有。

王观还听说。有人拿要喝的酒请大师开光呢。

对此,王观只能感叹,真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话又说回来。眼下这幅画,好像画的就是鸟儿,一只比较怪异的鸟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