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 (第2/5页)

原上的山头那么高,也没见挡住东来西去的红太阳。清晨这边出来,傍晚那边落下,也不换个花样,也不改条线路,烦不烦,累不累呀?树叶黄了又绿了,花儿开了又谢了,天寒也好、地冻也罢,不管刮风、不论下雨,那一轮红红的火球总是不紧不慢地转来转去。都是因为它的缘故,当年那位生气勃发、英俊潇洒的方国祥,如今都成了老头儿了。

再过一个生日,老县长就要凑够一个花甲子了。细细想来,他这一生快事不少,最得意者莫过于仨:一是二十几岁当县长,二是动乱年月未受伤,三是……,按理说应该是他当机立断、快刀斩乱麻,迅速处理了二女儿方千红的婚事。可是二女婿不争气,没好久就转业到安徽老家,才当个供销社的小副主任。千红不知怎么晓得了那封信是他逼着董榆生写的.因此一赌气,人也不来,信也不写,还是女婿会来事,有时写几个字报报平安。他这一生,记性好忘性也大,该记的事他忘不了,该忘的事他记不住。年轻时就干过那么一回荒唐事,好在关键时刻他坚定了立场,没有误入歧途。如其不然,这阵还不知猫在哪片土洼洼里刨石头着哩!后来他听说武冬梅也没走出好远,跑到玉龙乡茨萍村,嫁给一个坏分子当老婆。再后来,他就马虎了,犯不着打听那么多。她武冬梅那样的人,又赶上那个年头,这就算是最好的结局了。

人都说,“家有贤妻,男人不做横事”,又说,“有个好老伴,丈夫做清官”,这些话都有道理。夫人何红士脾气是大了些,但绝不纵容他干坏事、做过份事。他不好色,不贪财。贪什么财呀?高原县穷得叮铛响,连身上的虱子都有气无力少精神。庄稼没收成,农民没饭吃,只有靠回销粮打发日子。老天爷不下雨,人有啥办法?高原县是全省出了名的苦地方,一没土产、二没特产、三没出产。破石头,烂瓦块,土地不争气,能怪他县长没本事?董榆生干得好,给他个县长试试,保准过不了三个月.别人不说话,他自己就得辞职溜号收拾铺盖卷。县长就那么好当、人人都能当得了的?

在发掘人材、选拔干部方面他自认为是出于公心的。朱桐生是他一手培养起来的中青年干部,从印刷厂副厂长到县政府办公室主任,一步一个台阶,都倾注了他的心血。小朱有魄力、有胆量。工作雷厉风行,作风泼辣,很有一股子朝气。当县长不一定称职,挂个副职还是绰绰有余的。新上任的县委书记郭富荣对小朱好像很不感冒,横挑鼻子竖挑眼。他老郭才来高原几天,能了解多少情况?老郭这个人别看平时嘻嘻哈哈,城府深得很。不防啥时候给你过一手,那就惨了。老郭不起用小朱也就罢了。却又异想天开不知从哪儿冒出个董榆生。还要让他担任什么乡镇企业开发公司的经理,还要为他落实政策,恢复公职,转为正式国家干部。老郭这个人也真是,小朱和董榆生同为他的部下战士,他就不能一碗水端平?况且小朱从部队回来后一直表现不错,入党又早。董榆生算什么?早先的事就不说了,念了几天书,不回家也没出路了。在凉水泉子那么个小地方,钻政策的空子,捣腾了几个小钱,就烧得不得了。上次县人代会竟然有人提出选他为代表,这还有什么原则?不是他和几位懂政策的同志仗义执言、拒理力争,董榆生没准还真能“鞋帮子改帽檐,高升一截子”呢!

对董榆生这样的人必须要留着一手。现在虽然不讲阶级斗争、不提家庭出身什么的,但还是要搞政审哩嘛。董榆生绝不会对党有多深的感情,他父亲董传贵死于那个年代,母亲一大堆问题也没搞清楚,生父还不知在台湾混个多大的官儿,说不定还是个“台独”、“两国论”之类的分子呢!这样的人若是掌了权,和台湾那边一呼应,就热闹了,毛主席他老人家生前最担心的不就是这事。老郭从部队转业不久,从公安局长到县委书记没几天时间,还需要一段熟悉的过程。思想有些偏激,人无完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