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2/5页)
来,谭玉带着大哥去外厅应酬,崔氏就领着几个小娘子进了二门。
崔老夫人早已去世,如今当家的是崔大郎夫人。尚书夫人自然不能是个客人就亲自起身相迎,但也给足了崔氏体面,派了身边的婆子把她迎了进来。崔夫人与她无甚话好讲,客套话说了几句,就打发人带着崔氏去见她姨娘了。
无论多大的人,见了生母,都还是孩子。崔氏看着姨娘的白发,忍不住眼泪就出来了。如今崔老尚书早不用她伺候了,自有那十五六的美貌少女替上来,她如今不过是在府里熬日子罢了。娘俩坐在那里说着私房话,崔氏打发几个孩子出去玩。
崔家园子里三三两两地坐着几个小娘子,一打听,都姓崔,论起来还要叫谭雅姐妹几个姑姑的。几个人起来给她们见了礼。二娘子三娘子往年也来过尚书府,都是认识的。只这谭雅,去年才从元洲老家来京城,崔氏也不带她出来交际,自然是谁都不认识的。
几个小娘子暗暗打量谭雅,其中一个小一些,大概*岁的样子,梳着双髻,每个发髻上别着一个龙眼大的红宝石珠花,胸前戴的是金镶玉嵌着八宝的寄名锁,红色对襟小衫,收腰的米色裤子,容貌虽不出众,但通身的气派。
就见她上前一步来到谭雅面前,道:“你就是谭家的大姑姑吗?我是大房里的八娘,你是头一次来这吧。”
崔家大房的八娘,谭雅来之前已经被紧急培训,知道是如今崔尚书的嫡孙女。马上还礼答道:“是。”
崔八娘说完以后,其他几个女娘也朝谭雅一一自我介绍,都是差不多大的小娘子,慢慢地,谭雅也和她们说上了话。无非是胭脂水粉,果子香料的闺中话题,谭雅本就是随和人,在元洲老家也是常与堂妹和闺中密友讨论的。
二娘子坐在那里不吭声,她素来因自己是崔老尚书的亲外孙女,很有些看不起谭雅几个,但来了这崔府,面前的几个都是外阿翁的亲曾孙女,这崔八娘还是嫡出的嫡出,想到只有别人看不起自己的份就十分郁闷。
听着大家都在认真听谭雅讲元洲流行的泣泪妆,二娘子“噌”地站了起来,“大姐也不看看这是哪里,你那元洲的东西哪里比得上京城,还好意思叫人知道。难道怕别人不知道你从乡下来吗?”甩下这句话,就怒冲冲地带着丫头往崔氏那里去了。
谭雅愣在那里,干嘎巴嘴不知如何往下说。谭三娘子低下了头,不敢吱声。
好在大些的崔四娘忙接了话,“二姑姑在谭家听过了不觉怎样,我们却从没听过这样的画法呢。”
“是啊是啊,大姑姑还是接着说给我们听啊”其余几个人跟着附和。
谭雅看看她们,有些羞涩地笑了一下。崔家几个小娘心底纷纷暗叹,虽然二姑姑长得像崔氏生母,比崔氏是强了千百倍,但如今和谭雅站在一起,却给硬生生地比了下去,可见这谭雅生母的美貌。
她们几个崔家小娘,除去八娘容貌不甚出众之外,几个庶出的因生母都是美人,也都生得不俗。自小生在京城,养在尚书府上,自有一番气度,崔氏是被自己姨娘给耽误了,就算不是崔夫人亲自教养,给指派个管教婆子指导,也不会是这番不上台面的样子了。
如今见到了谭雅这样的南方美人,往那里一站,就似迎面一股雾蒙蒙的水汽袭来,身量虽没完全长成,但站在那里袅袅娜娜,真真好看。
偏谭雅举止大方,言语爽朗,对了她们京城小娘子的脾气,崔家几个小娘开始与她真心交好起来。
那南方的装束还没讲完,这头又问那水乡的景致,小娘子能够在京城里戴着帷帽从马车窗口往外瞧瞧就不错了,如今听谭雅讲那不同的南方景致,船上见闻,简直连饭也不想吃了。要不是还要帮着招呼客人家的小娘子,几个崔家小娘就要让谭雅讲上一天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